English

我们读懂钱学森的“沙产业”了吗

2004-06-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视点”记者 董山峰 本期策划 刘志达 徐可 我有话说

本期提示:中国西北沙产业实现利税100亿元,是多还是少?如果说它少,为什么有很多企业和农牧民瞄准这一产业,纷纷开赴沙漠发展淘金且长期热情不减?如果说它多,为什么专家学者却屡屡发出告诫,希望从业者抛弃小利,瞄准更大的“利润”空间?近20年来,由钱学森首倡的“沙

产业”既给沙漠地区指出了新的思维模式和发展方向,又给企业界和学术界留下了实践、思考与争论的热门话题。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中国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宣传主题是“防沙治沙与农民增收”。值此之际,让我们把目光移向沙漠和沙产业――

100亿不过是经济数字

去我国西北地区旅游过的人很难忘记那一眼望去的“黄”多“绿”少――绿是点缀,而黄的土和沙则是漫山遍野。如果你和当地百姓聊上几句,他们会告诉你,西北地区其实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增“绿”,“绿”确实有所增加,但不断增加的土地沙化也粗暴地扩充着“黄”的领地,抢夺着人类长期赖以生存的良田与家园。

按照一般的想法,人们如果能够不断扩展绿化面积,减少沙化面积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这种想法现在却显得保守了。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有224万亩沙漠,其中有109万亩可种植梭梭林。过去,政府年年投入大量资金种植梭梭林,很少考虑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结果,大片梭梭林只是被人砍了当柴烧。2002年,北京华林公司看中了当地梭梭林蕴含的经济价值,在磴口县投资以梭梭林为母体培育肉苁蓉,并制作中药保健食品。沙漠变成了黄金。

鄂尔多斯的沙柳种植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成规模推广,现有成林面积43.5万公顷。沙柳的生命期短,每三年需平茬一次,以利复壮,不平茬就死亡。过去,沙柳条的主要用途就是当柴烧,而鄂尔多斯地区盛产煤炭,当地不少农牧民连“砍沙柳烧火”都不愿去做,造成60%的沙柳因不能平茬复壮陆续死亡。东达蒙古王集团投资21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沙柳纸浆项目,首期10万吨生产线试产成功。沙柳“变废为宝”,当地黄沙漫野的生态环境也因此改观。

黄沙变成了黄金,现实例证使“沙产业”这个词变得亲切可人并不胫而走。大批企业和农牧民纷纷转变观念,开始规划在沙漠中淘金。去年底,有机构作了统计,近20年来,被称为西部经济新支点的沙产业建设项目已达1万多个,累计为国家带来利税100亿元。这个消息经媒体公布后,更是极大鼓舞了沙漠地区广大农牧民和正在寻求发展出路的各地企业进军沙漠的热情。就在近日,记者收到不少企业的来稿,其中竟都把开发沙产业列入近期计划。

然而林业和社会经济专家对此却保持了高度的冷静。他们说,如果不了解沙产业的真正内涵,而只是为这100亿元而冲动,投身沙产业的人未必能够如愿,沙漠地区也未必能够真正受益。

专家面对100亿有担忧

促使我国沙产业形成风潮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力倡;二是以色列人变沙为宝的经历。

钱学森老人于1984年在我国首次提出了“沙产业”的概念。他认为,我国沙漠和戈壁大约16亿亩,沙漠戈壁并不是什么也不长,极干旱不长植物的只是少数,大部分还是有些降水,有植物生长,有的还长多年生植物。目前人们对沙漠和戈壁获取的只限于特产的药材,但也只采不种。沙漠和戈壁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作为沙产业,应在“不毛之地”上,利用现代化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农业型产业。

以色列的大部分土地类似我国北部沙区,其环境之差比我国北部沙区有过之无不及。但他们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不再沿袭传统农耕方式,扬长避短,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有效控制水分消耗为特征的沙漠农业。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每年光是农产品的出口额就高达90亿美元。聪明的以色列人将太阳视为富国强民的宝库。他们说:“我们没有石油,只有太阳、死海和脑袋。”

近20年来率先领会钱学森的理论和以色列经验,大力推动沙产业的是知识界,而如今又是知识界开始对沙产业发展的一些动向“泼冷水”。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俊凤就是其中之一。在对各地沙产业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之后,朱俊凤坦言:“当前沙产业发展在势头良好的同时也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种植养殖类型多,综合利用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竞争能力差,技术含量低。个别地区没有统一的沙产业规划,存在无序利用和开发现象。个别单位不顾当地客观实际和生态条件,盲目开发,出现破坏沙区植被的现象。”

刘拓是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在他的头脑中装有这样一组数据:我国的沙化土地中有鸟类500多种、兽类200多种,常见的植物种类有80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30多种,属于国家一类、二类保护植物的有近30种,如沙棘、沙柳、苁蓉、甘草、麻黄、发菜等。这些动植物资源既是发展沙产业的物质基础,又是维系沙区生态安全的物种保障。同样是针对目前沙产业发展中已经出现的苗头,刘拓和不少专家告诫说,沙区内稳定的生态环境是沙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如果一味利用,忽略沙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动植物资源保护,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发展沙产业绝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这是近来为许多专家反复发出的警告。

作为知名的自然地理学家,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研究所教授伍光和曾指出,干旱区的人类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并非在不毛之地的沙漠、戈壁上进行,而主要是在荒漠绿洲内进行的。其他学者也指出,水资源是沙区最缺乏最宝贵的资源,“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在沙产业规划布局时,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条件,以水选地址、定规模。这些说法明确地告诉人们,发展沙产业是需要条件,也需要理论的,仅仅瞄准巨大利润盲目大片占地和仓促上马容易吃亏和失望。

100亿怎样才有真价值

为避免人们因错误认识沙产业而步入误区,一些专家曾反复论证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有关“沙产业”的定义,并指出 植树造林不是沙产业,沙漠旅游不是沙产业,拉车沙子去换钱更不是沙产业。

为便于人们把握沙产业技术要义,专家曾把沙产业技术路线进行通俗表述: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其大意是 天赐的阳光是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能源,光合作用是这个巨系统能源的“入口”,把万象之源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采收下来,就是沙产业的要义。合理利用天然降水和降水变成的径流以及渗入地层的地下水,是在沙漠地区求发展的关键技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包涵了当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这些知识的投入,能摆脱传统农业对生产力的束缚。沙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大农业。没有高新技术的应用,沙产业就失去了生命力。高效益是一个综合的也是最终的评价沙产业的经济指标。这是创建沙产业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一位博士生在沙漠中经历了长期科研实践后对沙产业的认识上升到更加理性的高度――我们过去说人定胜天,其实在对待沙漠问题上这种观念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发展沙产业首先需要善待沙漠,需要与沙漠和谐共处。

1984年,钱学森第一次提出沙产业概念时曾预言沙产业将掀起第六次产业革命,并预言沙产业能提供上千亿元的产值。这个数字无疑比我们已经知道的100亿更加诱人。只是我们在追求这些数字所代表的经济利润时,应当首先自问,我们读懂钱学森的沙产业了吗

“在生态脆弱的沙区搞沙产业开发,必须规范有序,要强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兼顾,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取得经济利益。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不可千篇一律,没有特色,造成产品积压,资源浪费。还要有序利用和开发,不可一哄而起,不顾客观条件和可能,任意开发,造成生态破坏和劳民伤财。”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组长、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不久前这样强调。

据悉,国家正在制定《沙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将明确沙产业发展的原则,规范沙产业开发范围和内容,确定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提出沙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我们相信,有了这些政策和规范,有了人们在沙漠面前的冷静与智慧,不管是100亿还是1000亿,都将不再是简单的利润数字,而将升值为“沙区增绿、资源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学术界为沙产业制定的这个20字目标其实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用科学的沙产业发展观,推动沙漠地区可持续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