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儿童歌曲缘何唱不响

2004-06-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视点”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侯美丽 本期策划 我有话说
本期提示说起儿童歌曲,人们很快就会想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让我们荡起双桨》,但这毕竟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新时期令人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确实太少,以至不少孩子唱起流行歌曲。优秀的儿童歌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怎样才能给孩子们创作出更多
的让他们爱听爱唱的歌曲,这其中不仅有词曲作家的责任,也有社会方方面面的责任。

前不久,记者在南京市瑞金路上看到,一群小学生在放学的路上唱时下流行的歌曲,男生对着女生高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然后发出阵阵笑声。天真稚嫩的面孔与成人的流行歌曲显得相当不协调,于是记者便问其中一个学生为什么不唱儿童歌曲,他回答说:“老师课堂上教的,歌词太老套,唱了也不好听!平时听到的都是这些歌,我们不知道唱什么。”孩子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儿童嘴里唱的不是儿童歌

唱儿歌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教育活动,但儿童不唱儿童歌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小朋友们上学放学嘴里哼的都是些流行小调儿。要么是“哥哥妹妹”、“情啊爱啊”的成人歌曲,要么就是古里古怪的“另类童谣”。还有一些低俗的“创作”也弄得家长们啼笑皆非。受铺天盖地的流行歌曲的影响,现在10岁左右的孩子们越来越不会唱歌了,他们过早地脱离了天真无邪的童年,十三四岁便显示出一种“成熟”和“老练”,对此许多家长深感担忧。一位姓王的家长说:“我女儿不到12岁,会唱的基本上是港台流行歌,而且房间贴满了什么‘情歌王子’、‘情圣’、‘忧郁王子’的图片。”

儿歌从诞生起就承载着很多德育的内涵,另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很多歌曲都是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但这样有意义的歌曲却正在远离孩子。

一颗颗“星”抱着吉它,弓着腰,闭着眼睛投入地表演,让无数少男少女为之心动。在5月份某明星的个人演唱会上,据记者观察,前去“观看”的有很多小孩。而其他类似这样的明星演唱会,小孩为之疯狂的也并不少见。

喜欢唱歌,尤其唱童谣,是儿童的天性,没有好听的儿歌,孩子们便只能整天唱着成人歌或是自己编的“另类童谣”。

好听上口的儿童歌曲太少

儿童不唱儿歌果真是因为儿童歌曲少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来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反应中有一个声音最强烈:儿童歌曲不少,只是质量高的儿童歌曲太少了。

在一次全国歌唱选拔赛上,南京一位参赛小学生演唱的曲目是流行一时的《一个人的精彩》,当时许多评委认为儿童唱这样的歌曲不太适宜,而这位学生的理由是音乐课上的歌离时代太远了,歌词老套,而且不好听,曲调也不上口。去年江苏团省委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最不愿意上的课竟然是音乐课,他们认为课上教的歌曲陈旧,节奏慢,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对于这一现象,学校的解释是:学生的音乐课如何上,该教孩子们唱什么歌,他们也感到有点无奈,因为适合孩子们唱的优秀儿童歌曲确实太少了。

一位学校校长讲述了这样一件事:2002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文艺晚会,因找不到几首好听的可歌可舞的儿童歌曲,只好把过去的老儿歌拿来凑数。

《小燕子》、《小螺号》、《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些几十年前的经典老歌,之所以依旧能为今天的人们津津乐道,孩子们百唱不厌,是因为它们质朴无华而充满童趣。

“好”,是儿童歌曲可以广为传诵的前提条件,但好歌不一定都能广为传诵。著名儿童音乐家潘振声认为,中国的儿童歌曲并不少,我们国家有很多优秀的儿歌词曲作家,也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但由于少儿歌曲宣传、推广的渠道不太畅通,以致这些歌曲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被大家所认识,为大家所传唱。

1992年,山东一批音乐界人士曾经推出《中小学生卡拉OK100首》的磁带,其中包括《大家一起来》、《太阳少年》、《让我们荡起双桨》等适合青少年演唱的歌曲,但效果并不理想。

好的儿童歌曲本来就为数不多,加之推广不力,一些成人歌曲、“另类童谣”便乘虚而入了。这些歌曲虽说不上对他们有多少实质性的毒害,但孩子陶醉于成人歌曲的旋律和想象中,至少是不合适的。

唱响儿童歌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从许多脍炙人口的儿歌广为传唱,到现在的优秀儿歌匮乏、儿歌变味,这中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多位音乐界权威人士,他们认为,市场推广不力、社会关注不够、音乐界内部创作积极性不高,是现在鲜见优秀儿歌传唱的主要原因。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儿童歌曲创作队伍,词曲作家乔羽、潘振声、李幼容、晨枫等人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然而,近年来从事儿歌创作的人越来越少。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的一位老师认为,儿童歌曲的歌词创作非常重要,歌词应符合儿童的感情需要。如《长江我的家》,寓意深刻,朗朗上口,极具童真、童趣和童情,易于流传。创作完成后,受到了乔羽、徐沛东等音乐界、电视界专家的好评。此外,儿童歌曲创作也要与时俱进,《长江我的家》之所以能成功,也在于这一主题创作是在港澳刚刚喜庆回归、人民期盼台湾早日和平统一的大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是对少儿以艺术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老师、家长们也有好评。

对于怎样才能创作出好的儿童歌曲,潘振声说:“没有什么神秘的!我创作歌曲,就是拿着本子和笔,认真地观察生活,把生活中有意义的镜头、老师同学的真实感受,编成歌,配上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作者乔羽的秘诀则更简单:喜欢小朋友,并拥抱一颗童心。

儿童歌曲缘何唱不响?词作家晨枫说,歌曲的市场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作者队伍的青黄不接,因为少儿歌曲很难在市场上直接获取效益。一些地方政府热衷明星效应,可以几十万、上百万元的高价出手邀请明星作客,却不愿为儿歌创作这个“冷门”加热。近些年,各地都在开展“文艺精品”活动,却很少听说哪个地方能为孩子们编创几首“精品儿歌”。音像公司与作者签约也只是写流行歌曲,很少写儿童歌曲。

采访中,创作者们一致呼吁:电视应该发挥其很好的强势媒体作用,辟出更多的空间来播放少儿歌曲。眼下,很多广播电台并没有专门的少儿频道,即使有,内容也不够丰富多彩。

有关专家认为,就创作者而言,要热爱儿童歌曲的创作工作,并经常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汲取灵感和养料,创作符合他们特点的“流行歌”;就社会而言,各方面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让优秀儿童歌曲“流行”起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