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握规律 扎实推进――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几点思考

2004-06-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 李宣海 我有话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青少年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主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上海的未来发展和前途。而学校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肩负重担,

责任重大。当务之急,在于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一、准确把握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

近年来,上海各级各类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广大青少年学生表现出了爱国爱党、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主流精神风貌。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学校德育工作既面临重要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从机遇上来说,上海生机勃勃的发展环境,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也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上海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较高,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先进的教育理念容易被接受和推广,中小学生的视野开阔、思想敏捷,这些都为德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但同时德育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首先,德育工作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当前,青少年学生生存在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中,既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受非主流甚至是消极文化的影响;第二,德育工作的对象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现在上海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同伴关系的缺失,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以及重智轻德的观念的影响,导致他们渴望独立但心理脆弱,主体意识强但集体观念较弱,个性特征强但承受能力较弱,部分学生心理成熟度明显滞后于生理的成熟度,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显得很不适应。第三,学校德育还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有些学校还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行为养成,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第四、基础教育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现行的教育政策、考试办法、升学制度、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评价人才的观念等,与当前改革的精神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仍然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大顽症,表现在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在上海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抓住机遇,正视挑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推进这项工作。

二、着力解决好当前青少年学生德育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关键在落实。而德育则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每一个环节,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在落实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几个关键环节,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扎实推进。

1、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道德教育规律,构建有针对性的德育内容体系。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更要尊重和把握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接受能力,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规律性,又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要按照德育的总体目标,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成长特点,确定不同学龄阶段德育的内容和要求。首先,要突出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这个“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牢把握知识为谁所用、为谁服务的方向。其次,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根”,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国情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再次,要加强基础道德和法制教育,以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诚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加强德育载体建设,构建课内外教育良性互动机制。思想道德教育要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要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教育活动中体验和思考,逐渐形成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因此,要建立健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联动的有效机制,促进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3、构建中小学德育的时空保障体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很多,既与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有关,也与家长望子成龙期望值过高有关,还与升学评价的指挥棒有关。因此,要减轻学生负担,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减轻学生负担,既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减下来的是记忆性的、知识性的灌输与训练,比如,降低教材、课程和考试的难度,删减现有教材中脱离学生实际的繁、难、偏、旧的教育内容,规定小学低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小学高年级的家庭作业不超过1小时,严禁在课余时间和假期举行整班补课等等。同时也要做加法,加上的是能力性的素质性教育与训练。

4、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德育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教师既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播者,更是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力行者;教师既要以言传道,更要以行垂范,从而发挥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外在规范性和导向性作用。因此,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师德建设为保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要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学会热爱、学会敬业、学会正确的价值判断、学会教育教学的真本领。二要抓好中小学的校长队伍。要培养一批能坚持“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办学方针的中小学校长,确保德育工作有效推进。三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要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并通过“名师工作室”、名师带教、班主任论坛等形式,以及多渠道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四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要重视教师培训工作,要特别重视师德的培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要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不断增加教师的收入。

5、深化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建立正确的政策导向。要纠正一些学校存在的以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片面做法,形成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学校评价机制,对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德育工作、课程实施与管理、师德建设、学生团队活动、学生全面成长等情况作全面评价。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要把德育的评价渗透到智育、体育和美育的评价之中,要构架科学合理的学生道德素质评价体系。二要逐步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升学、毕业和就业的考核指标中,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三要逐步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的表现,增加课外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作为升学和就业评价中的权重,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社会服务。

总之,我们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抢抓机遇,求真务实,把握规律,扎实推进,努力把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