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四川6月29日电 为了帮助邓小平故乡的农民兴建村图书室,今天在四川广安的协兴镇牌坊乡,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向1229个未建立图书室的村子捐赠了《中国农村文库》,这也是“万村书库”工程最新的一批成员。
面向农村基层的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始往往并不难,但要持续十年仍具活力,而且影响
在没有文化设施的农村,先进文化没有地方落脚。“万村书库”工程通过建立村图书室,使先进文化的引入有了生根的基础。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主任徐惟诚指出,中国走向现代化,最困难的是解决好农民的现代化,“三农”始终是中心问题。农民的现代化,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农民自己养成学习的习惯,自觉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改变旧观念。对暂时处于落后状况的农民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需要做大量长期深入细致的工作。实践证明,“万村书库”工程要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不断更新,贴近农民和农村的实际,就能对引导农民自觉学习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1994年,为了开启贫困边远地区农民的智慧,引导农民读书用书,推动农村的发展,文化扶贫委员会、农业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团中央、农民日报社和四川省委宣传部联合发起组织了“万村书库”工程。这项活动一开始,就得到了全国许多省区的热烈响应。
研讨会由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和四川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等有关部门的代表,各省区及香港的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