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特色育人

2004-07-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振国 我有话说

在外实习风尘仆仆赶回学院的王岩同学坐在记者面前时,显得成熟了。作为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系保护地园艺专业首届毕业生,三年的大学生活使得这位来自农村、本该不愿再与土地打交道的女孩,对于农村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情。她目前正在全国有名种业十强的东亚公司实习,并将成为其中的一员。她希望能够到西北甘肃的

繁种基地锻炼自己,因为她与农民接触有一种亲切感。

近年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上升,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2000 2003年,学院毕业生到农村一线、基层企业就业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比例分别为67.7%、66.5%、62%、65%;到农业大中型企业就业比例分别为32%、33.5%、34%、33%。一些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带领乡亲致富的领头人。例如动物饲料专业2001届毕业生赵文泉,毕业后返回辽西创办红日饲料厂,短短两年时间总资产达到150万元,吸纳乡亲就业24人。

没有农村社会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1999年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由高专转为高职,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时,学院生存的环境并不理想。1996年来到学院挑起大梁的戴景文书记兼院长说,办高职教育难,办高职农业教育更难,办出色的高职农业教育难上加难。的确和其他行业的教育相比较,农业教育更显薄弱和脆弱。加之学校地处辽南农村小镇,给办学带来了极大难度。

2000年6月5日在更名庆典大会上,学院正式提出“创建国家示范性农业高职院”的奋斗目标。学院打开思想围墙,以开放的思想,开放的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开放。通过建立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走出去,请进来等有效形式,探索出一条全方位、全过程有行业企业参与,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高职教育办学之路。

现在与国内外216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其中建立有稳定签约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115个。受省教育厅委托,建立了大石桥科教兴农示范市,还在普兰店市、黑山县等地建立服务基点,确立了学校与地方的共建关系,利用学校的科技成果、人才、资源优势服务农村、农民;地方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又服务于教学;学院先后引进了辽宁东亚种子集团、台湾三圣畜产有限公司、营口久盛公司、山东科力公司、沈阳中绿公司等企业进校园合作办学,推进了校企深层次合作机制的建立。

在办学实践中,学院确认了德智体美在农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内涵特色,即德要重点体现在学农、爱农、务农,不怕苦累、勇于为艰苦农业奋斗的品质;智主要体现在现代农业先进技术与实践能力掌握上;体主要体现在具有适应农业、农村艰苦工作需要的健康身体和心理素质;美主要体现在将外在的审美意识与内在的务农心理和精神美的统一。

为贫困地区培养“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学院从1993年至今先后为阜新县、彰武县、喀左县、北票市、建平县、凌源市、朝阳县等十多个贫困县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近1000人,深得农民好评。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号召,学院先后为阜新、葫芦岛两市各县区举办了8个“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班,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家乡致富带头人或科技骨干,不少走上村级领导岗位。从1997年开始,先后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共508名,其中已毕业两期119名,现在学389名。最近,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被列上全国1374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参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26所之一,最终名列8所优秀校之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