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专家呼吁:避免社科领域“低水平重复建设”

2004-07-0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辑部:

“同一个课题,多家单位一哄而上,各搞一套,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出来的成果却大同小异,甚至如出一辙。”在6月26日召开的“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季谈会”上,许多专家对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里出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表现出强烈的忧虑。他们呼吁,应从改革研究

和管理体制入手,根治这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里的“顽疾”。

一些专家指出,目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号称“五路大军”:高校、社科院、党校、讲师团、研究机构,光福建省这“五路大军”就有十万人之众。但当前这么多的研究部门基本处于分散隔离状态,各自为政,没有整合与协调的机制,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重复研究。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邓力平教授认为,这实质上表明社科学术单位还未能真正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行政管理的痕迹仍较明显,既没有很好地反映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没有体现现代学术单位专业管理的特征。他同时表示,在社科研究体制上,当前的主要问题还包括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上存在弊病、社会科学长远规划与近期工作发展缺乏协调,这些因素也造成了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前来出席季谈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研究所所长李崇富教授指出,社科学术单位重复研究的现象不止是在个别地方,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他举例说,现在许多机构都在从事“小康社会”的研究,但基本上是从大而全出发,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从各自的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这不但难以产生有深度的理论,也无法形成整体效果。他说,现在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基本上已能实施宏观指导和调控,这方面既有机构,也有机制。而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则还很欠缺,不但难以制订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实施方案,也无法协调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专家们认为,根据当前社科界的实际,探索出一套科学的研究和管理体制,有效整合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创造性积极性,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因素。他们建议,应加强现有社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当前可考虑在各研究单位间形成联席制度,共同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同时加快微观运行体制改革,各类学术科研单位要按照社科自身发展规律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并进一步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社科考核评价体系和学术道德监察机制。

本报记者高建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