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驱车上井冈,苍山层林给人带来一片沁人心脾的清凉意境;在山上造访各处革命旧址,所见所闻又让人产生一种激昂向上的炽热情怀。
有“中国革命摇篮”之称的井冈山,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焕发着火红的风采。
在红色课堂里成长
茨坪毛泽东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井冈山有着极为丰富而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共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1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征集收藏革命文物6000余件。这为山上孩子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进而继承革命传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陶冶中小学生的思想情操,使之从小在心灵上播下“继承遗志、热爱祖国”的种子,井冈山市充分发挥红色土地的地域优势,营造出有井冈特色的育人氛围。在各中小学,“小红军队报”、“小红军广播站”等创办起来了;“小红军卫生监督岗”、“小红军文明交通岗”等设立起来了;以“记一个烈士名字、讲一个革命故事、唱一首红色歌谣、当一名红领巾导游员、向烈士献一朵鲜花”为内容的“五个一”教育活动等开展起来了。每逢节假日,各主要景点便可看到“红领巾义务导游员”们的活跃身影,他们向游客介绍井冈山斗争的光荣历史,宣传井冈山之路的伟大意义。“小红军卫生监督岗”的“小红军”们则会大胆地向乱抛乱扔垃圾的市民、游客提出建议、宣传环保,让不讲文明的叔叔阿姨们羞红了脸。
走进位于井冈山革命纪念地中心地带茨坪的井冈山小学校园,浓浓的“井冈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走廊墙壁上,装挂着“井冈名胜”、“井冈旧址”、“井冈名人名言”、“井冈诗词”;教室里,“小红军尊师台”、“小红军图书角”、“小红军荣誉栏”十分醒目,正是“每面墙壁都说话,处处环境都育人”。校长吴国斌说:“井冈山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我们所做的,就是时刻让孩子们在革命传统精神熏陶下健康地成长。”
在红色旅途中感悟
“井冈山精神首要的一条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一个人要是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没有精神支柱,没有政治灵魂!”讲台上,75岁的井冈山离休干部毛秉华正在给来自上海复旦实验中学的24名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代表作井冈山精神报告。中学生们神情庄重地聆听,同时认真地记录着。
近年来,到井冈山参观的全国各地游客逐年递增,仅去年就有120万人次,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学生团队。
为让井冈山的红色历史和秀美风光更加深入人心,井冈山市推出了“吃一顿红米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烈士墓”的“六个一”来山旅游革命传统教育模式。市里筹资修缮了革命旧居旧址,开发了6大景区、130多处景物景观,使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在黄洋界,仿佛可以听到当年的炮声隆 在八面山,仿佛可以闻到当年战火的硝烟;在茅坪,仿佛可以看到当年八角楼的灯光依然闪亮。
“这一路走来,尽管有些疲劳,但收获实在太大了。”复旦实验中学高二学生乔婷说。自7月4日上山,他们走遍了井冈山的主要革命景点,在红色旅途中瞻仰、沉思。上海市三好学生李洋阳说 “井冈山精神并不是唯心的。有了精神,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物质,它是重要的内因。尽管时代不同了,但是井冈山精神不能忘。”他们的带队老师、复旦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陈彩英说,该校已把井冈山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将定期在假期组织学生来山参观。“要让更多的学生在井冈山感受、领悟人生的价值。”她说。
巍巍井冈,革命大旗曾如虹。时至如今,传统教育旗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