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7月24日电 江西省宜春市农科所繁育的甘蓝型两系杂交油菜“双优586”,最近通过中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两系法杂交油菜新组合,这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农业部将此确定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并授予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从1989年起,宜春市农科所以研究员刘尊文为组长,开展两系杂交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研究,即直接采用植物的不育系和恢复系转换繁育高产油菜新品种。他们从数千份油菜种质材料进行品种间杂交,筛选出甘蓝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经过5年的定向选育和育性转换研究,1993年培育出甘蓝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杂交配组,2000年终于成功繁育出我国第一个具有强优势的低芥酸、低硫甙、高产量、高含油的光温敏两系法杂交油菜新组合。与传统的三系法油菜育种相比,缩短了育种期,投入少,成本低,产量高。在连续两年的全国区域试验中,9个试点平均亩产达141.99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2.61%,在国内大面积推广的油菜品种中,平均亩产高出其他品种30―50公斤,最高亩产达到250公斤。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推广面积已达2381.34万亩,经济效益达60亿元。利用青海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宜春市农科所已在青海省平安县建立了“双优586”育种新基地。刘尊文主持的《两系优质超高产杂交油菜新组合的应用研究》和《优质高效杂交油菜新型授粉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两个课题项目都被列入国家“863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