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时期以来,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尼泊尔和不丹等国洪水泛滥,使将近一亿人口受灾。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比哈尔邦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有3200多座村庄遭受洪水袭击。目前,流经该邦主要河流的水位均超过警戒水位1.5米至2.6米。比哈尔邦所有重要城市都受到洪水困扰,该邦的铁路、公路和电力、通讯设施损失严重
灾情发生以来,南亚各国政府都开展了紧急救援工作。印度政府和军方出动了军用直升机和摩托艇展开救援。但由于受灾面积大,洪水来势凶猛,救援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南亚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药品食品奇缺,各种疫情随时可能发生。
据联合国有关部门预测,随着洪水的泛滥,南亚地区即将面临更大范围的危机。受灾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将大幅度减产,部分绝收;仓库被淹,大部分粮食腐烂变质;基础设施被冲毁,交通通讯联络不畅,人们的最低生活保障已成问题;水患使孟加拉国饮用水卫生标准普遍降低,根据最新报道,孟加拉国在最近30天内已有41人因腹泻身亡,还有72000人已感染上各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
有消息说,南亚地区今年的洪灾不是偶然的。一方面,从印度西孟加拉邦到孟加拉国腹地,是南亚雨量最充沛、地势最低洼的地区,两地百分之八十五是平原地带,每年的6月至9月,强劲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吹到这里,使该地区进入雨季洪泛期。该地区每年80%的降水又都集中在这一时期。当季风来临时,印度东北部、尼泊尔一侧的喜马拉雅山区经常大雨倾盆,大量的雨水裹挟着喜马拉雅山的融雪冲向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等河流的下游,导致水位暴涨,形成洪灾。另一方面,南亚地区之所以经常遭遇洪涝灾害,人类生活造成的污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调查发现,工业污染、普遍以木材和牛粪作燃料、超标的汽车尾气排放、焚烧垃圾等造成的严重空气污染是导致南亚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的元凶之一。
有分析家认为,南亚各国尽管遭受了多年的洪涝灾害,但各国政府并未制定有效应对水患的危机管理机制 基本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抵抗特大洪灾、涝灾的排水系统数量不足,质量堪忧;危机来临时,有关部门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有些国家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救援不力,效率低下。这些都使南亚地区国家在洪涝灾害侵袭面前毫无抵挡能力。 (本报伊斯兰堡7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