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形成教育人的人先受教育的机制。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为人处事的启蒙老师;在学校里,老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摸索符合本地实际,适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点的教育模式。未成年人处在确立基本人格,培养基本素质的关键阶段。从对我市未成年人状况的调查来看,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总的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未成年人的主流。但也出现了价值观模糊和错位,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不足,知与行脱节,道德认知功利化,人文精神欠缺等问题。人的道德观念是在实践中养成的,是后天与环境造就的。中央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四项原则”,“四项主要任务”,涵盖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部内容,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据此展开。其一,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着手于“底线”。我们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其懂事时,就要经常告诉他 她 们,不应该做什么。尔后,再逐渐教给他 她 们应该做什么。循循渐进,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进行理想、道德和信念教育。这里的不要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可以说就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底线教育,这个教育搞好了,对于以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着力于“点滴”。其三,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着重实践。现在的未成年人有相当数量是独生子女,他们由于家庭的溺爱和客观环境的限制,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要相信未成年人的实践能力,要给他 她 们创造条件,帮助他 她 们真正成为思想道德实践的主体。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综合网络。学校、家庭、社会是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主要环节,要紧紧抓住,建立和巩固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综合系统。其一,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良性互动来达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家庭教育是基础,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承担着对未成年人道德启蒙的重担,父母的言谈举止,道德观念和行为对子女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学校是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做到“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社会上,公民大众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着未成年人的道德示范任务。未成年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易于熏溃陶染,可塑性极强,他们常常把成年人作为行为的参照群体,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加以认同并积极模仿。因此说,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环节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其二,要通过体验教育,构建知与行相统一的平台。思想道德建设包含着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实践。共青团、少先队在实践育人方面有着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要通过体验教育,组织具体活动,拉近思想道德培养同未成年人认知的距离。要动员未成年人积极参加文明生态村、文明社区街道,文明校区的创建活动和宣传文化示范活动,使之在活动中得到实践机会,受到教育和启迪。要通过各类教育基地和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其三,要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力度,净化文化环境。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避免由网络文化场所中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未成年人思想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加大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执法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时期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采取有力措施,下大功夫,用大力气,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抓出实实在在的效果来。 (作者为中共河北省承德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