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以格罗斯为首的捷克新政府正式成立。前总理什皮德拉辞职引发的政府危机得以平息,但新政府似乎并未给人们带来太多希望。
首先,格罗斯继续维持前政府3党联合执政的模式,人们对此感到失望和不满。三党联盟从一开始就不被看好,什皮德拉把哈维尔派的自由联盟 民主联盟拉入政府令许多人反感,这是什皮德
然而,格罗斯也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社民党人心大失,在2006年大选中前景暗淡,很有可能沦为在野党,因此已没有什么政治谈判资本。组阁初期,他曾试图以加大在野党监督权力为筹码争取公民党支持,但遭拒绝。势大力强的公民党坚持提前举行大选,这恰是社民党的“软肋”。提前大选意味着社民党的彻底衰落,并涉及许多现议员和阁员的切身利益,这是社民党最不愿意的。
在国内外、党内外强大压力下,格罗斯也不可能选择共产党作盟友。走三党联盟的老路是他惟一的选择。这是令他本人和社民党威信继续下滑的选择。此间分析家普遍认为,格罗斯执政这两年不可能在改革上有多大作为,只能尽量保住社民党选民,不致在今后选举中败得更惨。
其次,新政府的组成难以服人。此间分析家认为,新政府组成是官位政治交易,格罗斯虽然组阁,但真正的赢家是两个小党盟友而不是社民党。社民党未能从基民盟 人民党手中拿回外交部,反而拱手向自由联盟 民主联盟让出了国防部。格罗斯虽一再邀请,但基民盟 人民党主席卡卢塞克坚持不入阁,而且该党的3个部长人选得以继续保留,其中包括外交部长斯沃博达。什皮德拉垮台的重要原因是对外政策不得人心。新政府的外交和国防大权均由中右翼小党掌控,很可能重蹈什皮德拉政府的旧辙。
最后,新政府在议会中缺乏强有力的支持。此次政府危机由社民党内危机引发。什皮德拉下台并没有解决问题,只是起了延缓作用。目前三党联盟在200个席位的众议院中只占101席的微弱多数。社民党所有70位众议员都已在支持新政府的保证书上签名画押,但不少人仍对新政府持保留态度。格罗斯新政府的前途如何,能否坚持到2006年大选,人们正拭目以待。(本报布拉格8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