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读者来信中提到的问题有很多,人们通常认为只是一时想不开,心里有个疙瘩、太孤独了或过于疲劳。因此约三分之二的抑郁症患者未得到任何治疗,仅有十分之一的患者有幸获得了理想的治疗。除了少数患者发展为重度抑郁选择了自杀,多数患者在用已经疲惫不堪的心灵继续支撑着,但是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明显持续降低,甚至被迫中断。丰富多彩的生活顿时黯然失色,失去了对任何事情的兴趣,没有了激情和欢乐。
抑郁症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如果按照“伴残调整生命年(DALY)”计算各种疾患的总负担,据WHO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抑郁症将位居第二,仅次于慢性心脑血管病。然而如果人们能更多地、更科学地了解一些相关常识,使抑郁症及早得到足量及全程的理想治疗,绝大多数都可以获得痊愈。
影响抑郁症患者就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体耻感”(individual stigma),耻于“心理障碍”这四个字。通常认为自己应该足够坚强而不能显示出懦弱,似乎心理有困惑者都是异类,或者尽管明知自己需要专业帮助,也不敢走进心理门诊,生怕被熟人发现而使自己丢脸。这些想法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加给我们的禁忌,使我们在忍受着心灵痛苦的同时还在承担着额外的负担,实际上回避和否认同“一叶障目”一样有害。人们都知道躯体有病要及早就医,心理不适却被严重地忽略了。很多影视作品对心理障碍的负面渲染,使人们先入为主地建立了片面而刻板的印象,并将这种社会的嫌恶内化为自身的嫌恶,使得我们羞于提起心理障碍的字眼,又因为心理问题总被误解为与道德相关,以至于相比冠心病、高血压等而言,对精神心理困惑或疾患的接纳就显得相当困难。
基于上述这些情况,西方发达国家近十多年来掀起了一个又一个运动,各种介绍心理困惑、障碍和如何寻求帮助的宣传资料通过书刊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渗透到全民各个阶层,组织许多身患心理障碍的影星、歌星、作家、学者、医生甚至是美国参议员公开现身说法,鼓励资助正面描写精神心理障碍者通过顽强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影视作品,如《美丽的心灵》、《穿过黑暗的玻璃》、《鬼眼》、《重生》等,旨在通过扩大知晓率、降低病耻感,促进科学而人性化的专业关怀,使在痛苦中徘徊而挣扎的心灵得到最好的抚慰。
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不是简单说教,不是思想工作,而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特殊的晤谈,主要通过使来访者自身内部的潜力得到发掘和激励达到治疗的目的;依据精神生物学作基础的专业药物治疗可以更快地助其摆脱或显著减少痛苦的症状,并为进一步心理干预打下基础。
编后语:《医药与健康》版经常会收到许多读者的求助信,为了不辜负读者的信任,进一步增强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医药与健康》版自今日起,开设《健康咨询台》栏目,我们将在这一栏目中请专家为读者答疑解惑,为广大读者与专家构筑起沟通的平台。也希望读者一如既往地给予我们帮助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