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6日电(记者丰捷)“有人会赶上知识经济,有人会落后,这就是一系列风险给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的人们制造的陷阱。”美国斯坦福大学颇具盛名的教育经济学教授马丁・卡诺依今天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以此为背景,向面临重重压力的大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大学应努力缩小上述差距,而不
他举了自己的例子,近50年前卡诺依读大学的时候,“进一流大学比现在容易得多,因为那时只有20%的人中学毕业后选择进入大学”,而今天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20年中,收入不平等现象在美国不断加剧,竞争的激烈更加重了这一现象的扩展。大学也由此受到巨大的压力,每个人都想读大学,因为不读大学将来收入就更低。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育的竞争于是越来越大,因为每个人都更愿意送孩子读好大学,好的教育获得的回报才更高。”
卡诺依说,这一切已经在发达国家显现。如何缓解因为社会需求给大学带来的压力,如何平衡因为多种原因造成的社会不公正性,卡诺依开出的良方是,政府减少对少数精英学校的投入,让他们通过适当提高学费弥补经费上的损失;把由此节余下的财政经费投入到二流大学,保证他们能够不断提高质量。“政府有责任平衡高等教育间的不均衡。”他说,“在省级或二三流学校中也有大量潜力,但如果太不公平了,他们的潜力就会丧失,那时后悔就晚了。”
卡诺依的观点是,收费是体现公平的一种好的平衡办法,关键是标准。而形成标准的原则就是,能够支持高等教育不断扩大规模,“不能让很多人上不起大学”。他认为,学费应该分层次,好的学校应该收更多的学费,而降低对政府投入的依赖,这样才不会在社会中最终造成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局面。“当然学费必须与各种奖贷和补贴制度相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