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国高等学校开设编辑出版专业以来,教材的脱节和滞后问题一直成为制约编辑出版学科建设的瓶颈之一。如何根据出版实践的
将具有时代内涵与学术气息的出版理论内容写入教材,重要的是将新的出版产业理念或曰出版产业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形成新的出版教育观念与新的出版人才培养理念。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出版人的产业创造性、主体性作用不被看重,得不到发挥;而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一些出版单位或一些出版人又错误地理解了出版的商业属性、市场机制的应有作用,将出版变成赚钱的工具。在《出版产业发展论》中,作者对现代出版产业的整体内涵进行了辨证的分析,对培养产业型出版人才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对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产业的主要内涵、重要原则以及具体内容进行了全面论证。
作者认为,现代出版产业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内容:
一是出版行为的市场化。市场是现代出版产业全部运行活动的纽带。出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纽带。离开了市场,人类的出版活动就只能是一种单纯的文化活动而不可能是一种产业;进入了市场,人类的出版活动才能够创造出文化上和经济上的双重效益。然而,市场所起的作用只是一种“纽带”和“中介”作用,在正确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还要牢固树立讲社会效益就是讲政治的概念,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运用市场经济的有效机制,实现出版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是出版技术的高科技化。高科技是现代出版产业蓬勃发展的加速器。作者认为,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高科技在出版产业系统工程中的运用,正在使传统出版业发生革命性变化;电子出版、多媒体出版、网络出版已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出版观。可以说,现代出版是传统出版要领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现代出版产业就是依托电子计算机技术而逐步发展、逐步壮大的文化产业。
三是具有多文化品格出版物对现代社会、尤其是全球大众生活的广泛渗透。出版物的多元文化品格所形成的出版物全球大众化是现代出版产业日趋繁荣的最内在的动力。文化的力量是推动人类出版活动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文化变革将导致出版文化交往的根本变革。现代出版产业恰逢当代全球文化交往之盛世,必将通过自身的出版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现代出版物为当今人类文化的大交流、大传播、大融合提供必要的条件。
围绕这三个方面,作者具体论述了现代出版产业和市场运动规律和双效益企业活力,考察了现代出版产业高水平企业管理过程,提出了出版社通过市场定位而建构出版品牌竞争战略的理论构想。并对多姿多彩的现代出版物进行了全面分析。这些内容必将从根本上更新人们的出版观念,增强人们对未来出版产业繁荣发展的信心。
发展出版产业,关键在出版人。因此,这部教材的另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论述如何造就中华现代出版人,如何为当代出版家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环境。作者认为,一个优秀的现代出版人必须具备德、能、识三方面品格。所谓“德”,就是要讲求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所谓“能”,就是要具备适应现代出版业发展的各种能力,如文化的选择与缔造能力、出版业务管理能力等;所谓“识”,就是要集才识、学识、胆识于一身、具有科学的创新精神。
《现代出版产业发展论》
于友先著苏州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