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伴随着这雄壮激昂的歌声,刘伯承、邓小平率领英雄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区浴血奋战抗击日寇,数年间共歼灭日伪军42万余人。此后,刘邓指挥的上党战役又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至1945年,刘邓部
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纪念一代伟人邓小平百年诞辰,我们重访太行山革命老区,看到这里的干部群众正用激情和智慧描绘着发展美景。
“水”的故事更精彩
从1940年6月始,一二九师司令部进驻河北省涉县,邓小平政委在这里战斗生活长达6年之久。在抗战最为艰苦的岁月里,根据地又遭遇空前的旱灾。一二九师与群众共渡难关,干部战士节衣缩食参加劳动,开凿了一条被群众称为“救命渠”的漳南大渠。1944年大渠竣工后,赤岸、王堡等8个村的3500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新中国建立后,经多次整修,这条大渠绵延50公里,灌溉着3万多亩良田。
邓小平政委当年带病冒雨修渠的高尚品德,至今激励着老区干部群众埋头苦干,不断把新时期“水”的故事引向精彩。
涉县地下水贫乏,“吃水贵如油”。县委县政府把饮水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近三年累计投入420万元,采取截、打、蓄、引、扬等措施,做到“能打 井 则打,宜引则引,村村有池,户户有窖”,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全县308个行政村,村村吃上了甘泉水。涉县因此成为“全国人饮解困工程先进县”。
最好的房子是学校
站在赤岸村口,两个地方最为引为注目 一处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参观群众络绎不绝。另一处则是村小学,两层贴着磁砖的教学楼漂亮整洁,一面高高升起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教室内一台台崭新的微机,将老区的孩子们与外面的世界紧密相联。
赤岸小学只是老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正从贫困中走出的老区人民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论县财政多么吃紧,总是优先安排教育经费,并保证逐年增加。 这里每12个学生拥有一台微机,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学前三年教育也已经普及。如今在涉县农村,“最好的地块建的是学校,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好的设施是教学设施,最体面的人是教师”。涉县先后荣获了全国教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等14项全国先进称号。
涉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郭新耀介绍说,我们初步形成了冶金、建材、化工、电力四大支柱产业,财政收入逾5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跃居河北省第21位。今后,我们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文教事业。
打一场新的“上党战役”
从涉县城南行10公里,便是邯郸通往长治的邯长公路。在这条当年日军控制的物资运输线上,一二九师打响了威震敌胆的响堂铺伏击战。硝烟散尽,如今的邯长公路车流滚滚,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旁边的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不久将成为又一条联通冀晋的经济大动脉。
沿邯长公路西行80公里,进入太行山西麓的山西省长治市。这里便是著名的上党战役发生地。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刘邓首长冒着纷飞的战火指挥作战的身影,感叹由他们创造的歼灭蒋匪35000余人,活捉敌19军军长史泽波的战争奇迹。
漫步今天的长治街头,高楼林立,绿地连片。300多块形态各异的奇石点缀在广场、公园、机关和学校院内,石头上镌刻着“实事求是,争先发展”、“发扬老八路光荣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等标语,独特的石头文化展示着300多万上党儿女的精神风貌。
长治市委机关干部杨连方谈起当地经济发展,扳着手指如数家珍 “财政收入前年增长5亿元,去年增长10亿元,今年上半年又增了10多亿元。长治通往邯郸、太原、晋城、临汾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以长治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骨架呼之欲出。长治到太原、北京和上海的三条航线也已开通。长治还是全国双拥模范城、优秀旅游城、社区建设示范城……”
长治市市长杜善学则为我们描述了该市正在运作的大手笔 “2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使长治市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在新的时代,我们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百强调产战略,重点要在机电装备、中西制药、高新技术、绿色农业和传统产业五个方面实现突破,打响振兴长治经济的第二次‘上党战役’。”
图为一二九师帮助群众修建的漳南大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