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比作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那么,在我国经济理论界,有一位智慧的长者一直挺立在船头为这艘航船的远行而殚心竭力地探索着。是他,最早闯入了所有制改革的理论禁区,为社
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开拓者
董辅?教授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最大贡献,是他的所有制改革理论。1978年9月,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极为朦胧的酝酿阶段。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董辅?教授石破天惊地提出了他的所有制改革理论:改革国家所有制,实行政企分开;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实行政社分开。随后,他把这个报告整理成文,在1979年1月号的《经济研究》上发表。这篇文章的发表,在当时具有破冰意义,并在我国经济学界产生了重大和持续的影响,对推动我国经济学界的思想解放起了重要的作用。
纵观多年来董辅?教授的论述,人们会看到他的所有制改革理论是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含着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关于所有制改革的地位。董辅?认为,经济体制改革不只是运行机制的改革,还要包括所有制改革,而且所有制改革是更为根本的改革。不改革所有制,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其二,关于所有制改革的内容。董辅?认为,所有制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国有企业改革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理论是董辅?经济理论的精髓。他把国有企业改革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在宏观层次上,要解决国有企业的战略布局问题,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微观层次上,要使那些应该从国民经济中退出的国有企业有序退出,使那些应该在一些部门让出垄断和控制地位的国有企业有序地让出,对那些应该保留和发展的国有企业按不同类别(如公益性、政策性、垄断性、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等)进行改革。对那些需要先发展然后退出的国有企业,在退出前也须进行改革。宏观层次的改革是微观层次改革的前提,二者应结合进行。其三,关于所有制改革的形式。董辅?认为,所有制改革的核心是多种所有制的混合发展,而对于公有制来说,也要探索其实现形式。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不同的,改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并不意味着改变公有制的性质,恰恰相反,正是为了适应它的性质。1997年,他又把公有制划分为共同所有制与公众所有制两大类。董辅?认为,由于集合财产是由众多的成员以个人财产集合而形成的,它既是个人所有又是共同所有,因此它既不同于私有制,又不同于共同所有制,它是公众所有制,是另一种公有制。国有、集体、公众共同持股的股份公司则是共同所有制与公众所有制的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
私营经济发展的护航者
董辅?教授对我国经济改革所作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为私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董辅?教授对私营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早在1986年,他就亲率考察团赴温州考察,对当时备受非议的“温州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后,在“温州模式”屡遭非议的关键时刻,他又多次赴温州调查考察,对温州的经济发展给予理论上的指导和对“温州模式”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与肯定。
董辅?教授发展私营经济的理论,也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这个体系的理论核心,是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走向现代市场经济。在他看来,私营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对孪生姐妹,没有私营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反过来说,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私营经济。私营经济也不仅仅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从发展市场经济与私营经济的角度出发,董辅?教授又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私营经济的两个重要和重大问题:一是私营经济的市场准入问题。在他看来,私营经济的市场准入必须放宽,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少数领域,其他行业私营企业都应可以进入。二是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问题。在他看来,私营经济是建立在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的,不保护私有财产,私营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财产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好与不好;私有财产也是中性的,无所谓好与不好。关键是看财产是怎么来的,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得的私有财产没有什么不好,保护这样的私有财产能够鼓励人们去创业,去发家致富,把自己的企业做好,事业做大。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董辅?教授,为保护私有财产的入宪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对宪法的这一修改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发展理论的倡导者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反过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会要求经济体制模式的进一步转换。董辅?教授是我国最早看到改革与发展这种相互关联的经济学家。1980年,董辅?教授组织了我国最早的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经济发展要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论点,并把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主要内容之一。
董辅?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决于众多因素,特别是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战略,当这两方面未实现根本转变前,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能转变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要从把高速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转变到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根本目标,从把以重工业作为中心转变到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平衡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增长的途径从以粗放的发展为主逐渐转向集约发展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确立以自力更生为主的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只注意在城市发展各种非农产业转变到同时注意在农村中发展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战略,从只允许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转变到在保持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鼓励其他各种私有制经济发展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的初期,董辅?教授就对经济发展战略作了如此深刻与符合实际的研究,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体制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的磨擦与冲突也越来越剧烈,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董辅?教授清醒地看到了这种矛盾和问题,在对经济体制改革继续进行不懈理论探索的同时,他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对我国新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上。他指出,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变并不会自动地带来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为了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制度转型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加快转换,以尽快地走上新经济发展道路。必须消除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制约;必须发挥市场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与核心作用;必须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必须重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适宜的体制环境与市场环境;必须注意解决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问题,注意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失业问题与贫困问题;必须注意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不断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董辅?教授所提出的新经济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我国经济学的一代宗师,董辅?教授的最可贵之处是始终保持着作为学者的独立人格与高尚品格,他不随波逐流,不说假话空话,成为当代我国经济学家的楷模。
(作者系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