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

2004-08-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徐诗达 我有话说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同志,廉洁从政,不谋一点私利,被人称为“贫民书记”;艰苦奋斗,不搞一点特殊,被人称为“平民书记”;联系群众,不摆一点架子,被人称为“亲民书记”;关心百姓,不搞一点作秀,被人称为“爱民书记”;拼命工作,不作一点懈怠,被人称为“为民书记”。在全党谋发展、全民奔小康的

今天,认真学习郑培民同志“万事民为先”的精神,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

“万事民为先”,这是历史经验的重要启示。纵观中国历史,虽然“王权观念”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但“民本思想”亦经久不息。《尚书・五子之歌》中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家语・王言解》中讲:“古之为政,爱民为大。”孟子则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中指出:“王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倍之则亡。”宋代的程颐在《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中更为明确地讲道:“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明末的黄宗羲在《原臣》中理直气壮地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在“王权观念”与“民本思想”的激烈较量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铁律,那就是:“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因此,中国古代贤明的君主和官员无不常念“民本思想”之经,有的还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作为官准则,自觉与民同乐共忧,主动为民排忧解难,因而被载入史册,千古传颂。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的科学理念,郑重向世人宣布:“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处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肩负新使命,党员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履行工作职责,开创新的局面,同样应把“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只有“万事民为先”,才能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才能树立为民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正确政绩观,开辟发展的新思路,取得改革的新突破,打开开放的新局面,夺取更大的新胜利。如此,将党的宗旨具体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人民群众才会从切身的感受中,更加热爱党,坚定跟党走。

“万事民为先”,它是人民公仆的行为准则。公仆者,受人民役使、听人民召唤、为人民服务、替人民办事之谓也。“万事民为先”是一面明镜,用它来映照时下的党员干部队伍,既可以看到光彩照人者,亦可以瞧见黯然失色者。有道是:民心不可侮,民意不可违。从郑培民的实践和事迹来看,各级干部要有爱民之心。人民公仆爱人民,这是职责之所系,定位之所需,同时也是感情之所现,更是知恩之所报。任何人民公仆都是吸吮人民的乳汁长大的,接受人民的培育成才的,理应思源思进,反哺人民。不断增强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多做暖人心、顺人心、得人心、凝人心的好事实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