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会通古人 自辟蹊径

2004-09-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汪春泓 我有话说

蒋寅先生有感于古代文论研究贫弱的现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都为一集,名之曰《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以下简称“蒋著”),书中涉及了古文论研究中亟待正视的问题,大至研究的目的和态度,小至用一条十分有力的材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均展现出作者成熟的思考和扎实的功力。

前辈学者王运熙先生告诫后学,

学习古文论一定要和文学史知识相结合。蒋著在引论中指出:“我认为首先还是应加强史的研究,具体说就是加强文献研究,加强文论和文学关系的研究。”并且指出“我希望将理论问题历史化,并相信历史研究是理论阐释的基础,只有历史的方式才能提供全面把握概念和命题的所有语境含义的可能”。这正捅到了现今古文论研究不良学风之软肋――缺乏“史”的工夫和意识,对于古文论研究有导向作用。

纵观当今文论研究,所谓“宏观研究”,往往大而无当。蒋著中《清:诗美学的核心范畴》一文,由于作者对唐至清代的诗歌史均有深入的研究,所以能系诸时代、作者,并在历史演进的视野中来排比材料,消灭了材料使用上堆砌和随意的不良文风。蒋著钩稽了古代文论中关于“清”的大量文献材料,并通过严密的思考,把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将“清”这一既具构成性又有审美性的范畴极有层次感地阐释清楚,而这一范畴恰能够反映出民族固有的创作和审美特征,所以其学术价值自然与浮泛的范畴研究不可同日而语。

古文论界最严重的弊端是一种“观念先行”的研究风气。如八股文中的起承转合一直颇受诟病,殊不知“起承转合”与中国古代诗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蒋著《起承转合――诗学中机械结构论的消长》一章,就显然不同于一般的翻案文章,体现出实事求是的学风。与此议题相关联,蒋著在“至法无法”这一章节里,进一步阐明诗学中“法”的问题,可谓对诗学中一大困惑古今的难题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述。

蒋著论述了“以禅喻诗”、“不说破”、“诗中有画”和“角色诗”等命题,其中有些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些是作者自辟蹊径的研究,作者发挥了自身的巨大优势,那就是精于文献,作者博览群书,从而得以会通古人,直接与古人对话;较诸浮光掠影的读书者,其理解自然更贴近古人之胸次,非但能够翻学界成说之案,力戒人云亦云,而且善于发前人之所未发,体现出深刻独到的眼光。蒋著之《言志・感物・缘情》一章写得尤具兴会,它围绕陆机在中国古代诗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抓住“言志”、“感物”和“缘情”这些关键词,在诗学理念上,作者将两汉以至六朝的巨大转变十分有力地揭示出来,堪称触及了诗学发展的本质性问题。作者的老师程千帆先生提倡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此篇文字可谓身体力行的典范之作。

蒋著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好辩”风格,只要是本着探索学术之“真”的目的,我们的学界应该欢迎商榷之风。文论界关于诗歌的意象、意境等关系问题,迄今聚讼纷纭,言人人殊。蒋著《语象・物象・意象・意境》一章,辨章考镜,试图理清学界关于这些概念相互之间关系的论述,作者依据古人谈意象的文献材料,证明“意象是包括虚字在内的完整陈述”,而研究者往往将意象对应于个别的物象和事象,意象因此被视为诗歌作品的基本材料和最小单位,蒋著指出这里存在着误解,譬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句之中,“两个黄鹂”和“翠柳”都不能算作意象,实际上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个完整的画面才是一个意象。而至于“意境”,蒋著“觉得还是定义为呼唤性的本文为宜”。对于诗学中这样的难点、关键点问题,今日期待出现一位学者平息众喙,从此达成共识,这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无论如何,蒋著的分析和解释仍有助于推进此一诗学重大课题的探讨,其学术贡献是不容抹杀的。(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