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位教师眼中的课程改革

2004-09-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宋晓梦 我有话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各学科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即“新课标”)。第一线的老师对新课标有何看法?不久前,笔者在沈阳访问了东北育才学校的一位教师,他叫孙永河。

宋:有人认为,新课标会带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革命”,您同意吗?

孙:它必然会带来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巨大变化,但我不同意搞“课堂教学革命”。因为“革命”意味着把过去的做法连根拔除,而我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宝贵的传统,其价值是世界公认的,我们怎么能都丢掉呢?但是改革是必须的,否则,传统就会失去生命力。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不利于能力培养的种种弊端必须改革。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上,我赞成既要大胆又要谨慎,在求实的基础上创新,课堂教学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宋:新课标强调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您的看法是――

孙: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但合作学习应建立在学生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要知道形式上的分组不等于合作,形式上的讨论不等于探究。学生的感情投入程度和思维训练程度才是评价学生参与水平的标准。有时候,课堂也需要沉默,沉默也是一种学习。我们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

宋:您如何看待“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关系?

孙:这两种学习方式并不对立。就个人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式学习”都是必要的,现在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不是贬低“接受式学习”的价值。我认为在现阶段大班额的国情下,如何提高“接受式学习”的效率也要好好研究,因为这种学习方式同样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基础教育就会走弯路。

宋: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强调的“阅读优秀作品、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与多媒体的使用是否存在矛盾?

孙:多媒体使用适度就不会发生矛盾。值得警惕的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多媒体用得过多过滥的情况,因而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从抽象的文字阅读中产生对形象的画面的联想并激发出情感,是语文素养的表现,如果一上来就用多媒体画面代替学生对文字的想象,将课本“漫画化”,结果只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字的审美能力。

宋:常听一些年轻的语文老师问:在目前的语文教法中,哪一种教学方法最有效?

孙: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效果好与不好,要看教师如何用。比如,灌输式与启发式哪样好,我看恰到好处地结合运用最好。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应遵循教学规律,并充分考虑教师自身的条件、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宋:您认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标强调的“研究性学习”应注意什么?

孙:要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时间。具体包括:学生熟悉课文的时间,思考问题的时间,表达想法的时间。

宋:课堂教学中,对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要求,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孙:语文教师更要锤炼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上的脑力活动效率。”在语文课堂上尤其是这样。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做到意美(有内涵)、形美(使作品中的形象立体化)、音美(有节奏并抑扬顿挫)。

宋:面对新课标,语文教师最需要做什么准备?

孙: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说:“一生中最大的幸运,就在于能够在中小学阶段遇到一两位好的语文教师,他们的言行直接启迪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影响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学科教学教的不仅是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也在影响学生的做人,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更直接。新课标为语文教师实现自己的责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但这个过程必然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更新观念、认真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达到入格、合格、出格的境界。形式主义的花样注定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审视自己的每一个教学动机和教学行为。

编后:31岁的孙永河老师是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评出的“十佳教改新星”。他对新课标的理解,即有宏观的视野也有微观的经验,尤其让人感动的是言语间流露出的对学生、对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师德。一位年轻教师能有如此境界实属难能可贵。在强调“教师专业成长”的课程改革中,孙永河老师的见解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工夫在诗外的”的启迪呢?

在全国第2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希望有志于在基础教育界有所作为的广大教师都能够这样积极探索,为教育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培养更多的人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