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2004-09-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谷 蔡闯 朱伟光 我有话说

在马祖光的生平介绍中,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他的专业比较杂:在大学里学的是物理,工作以后从事过物理教学,也从事过核物理研究,最后的研究领域是激光。这是为什么?

1979年,在全球光学研究领域最权威的机构之一――联邦德国兰姆达公司 Lambda Physik 研究部,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马祖光面临着学术生涯

中的第二次重大转向。

做学问的人,往往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不会在学术研究上轻易改变方向。在“术业有专攻”、分工高度精细的现代科技领域,一个学者穷其一生,也很难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何况转变研究方向、进入陌生的领域呢?

在此之前,马祖光已经转变过一次研究方向。那一次发生在1958年,组织上要求他领导创建哈尔滨工业大学核物理专业。他在山东大学学的专业是物理学;在哈工大读研究生时学的也是物理学;在哈工大物理教研室工作期间,他是教研室副主任、年轻的学科带头人,主要工作是物理教学。哈工大创建核物理专业是国防科研的需要,作为物理教研室最早的党员之一,马祖光毫不犹豫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马祖光领导的哈工大核物理专业成为当时全校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之一,培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试验成功,马祖光他们的实验室在哈尔滨第一个测到了大气沉降的辐射本底变化,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可是“文革”开始后,马祖光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批斗,被迫蹲“牛棚”、挑沙子,学术研究陷入停顿。

1978年10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从“牛棚”中解放出来的马祖光,争分夺秒地学习,渴望追回失去的时间,在科研上大干一场。不久,他获得了做访问学者的机会,来到了联邦德国的兰姆达公司。

百废待兴的中国,许许多多的科研领域期待着复苏与重建。是继续以前的研究,还是从事新领域的研究?马祖光陷入了沉思。

此刻,一项名为“通过钠双原子第一三重态跃迁产生激光”的课题,正成为光学界乃至整个物理学界的关注焦点。

在国内的时候,马祖光研究过一段时间的激光。在这个领域,我国的基础还很薄弱。国内专门介绍激光的书籍和资料很少,激光研究的方向应该是什么?谁都说不清。

来到兰姆达公司,与世界级的顶尖光学专家在同一个实验室工作,马祖光像海绵吸水一样迅速吸吮着光学领域的前沿新知。这一学习大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认识到钠双原子第一三重态跃迁这项研究课题的重要性。

在学术上,这是世界级的难题,光学界一直在寻找一种波长更短、可调谐的激光,以改进当时普遍使用的激光器。钠双原子第一三重态跃迁在理论上有可能产生更理想的激光,很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研究。

更重要的是,马祖光了解到,这是一个对国家现代化很有意义的课题,有可能大幅度改进某些系统的性能。

马祖光果断地作出了学术生涯中第二次重大的学术转向,选择了钠双原子第一三重态跃迁作为研究课题,选择了为国家现代化服务。

当联邦德国的科学家们听说马祖光要做这项研究时,劝他放弃 “美国、苏联、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科学家对这个难题已经探讨多年,都没有成功,你就不要做了。”马祖光平静地回答 “请允许我试一试。”

很快,马祖光发现兰姆达公司的技术条件不足以完成这项研究,便主动提出来,转到汉诺威大学物理研究所。在汉诺威大学,52岁的马祖光把自己和强国的使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用超出别人几倍的时间玩命似地投入工作。为了延长实验时间,他把早晨工作的时间一再提前,晚上一干就到半夜,常常赶不上晚上12点的末班车,只能步行几里路返回住处。每天早上,他赶在同事上班前去做实验,完了之后,还要把实验设备放回原位,以免影响别人做实验。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经历无数次失败,马祖光终于发现了光学界梦寐以求的钠双原子新的近红外连续谱区,在实验室首次验证了钠双原子第一三重态跃迁激光的存在。

汉诺威大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写了这样的证明 “发现新光谱,完全是中国的马祖光一个人独立做出来的。”

回国后,马祖光沿着新确立的学术研究方向,重新规划了哈工大激光专业的研究内容。他划定的激光主动成像、可调谐激光、卫星间激光通信、激光推进技术、X光激光等研究方向,既是激光领域的学术前沿,又与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密切结合,是国防建设和武器装备急需的重大技术。

在马祖光的领导下,1982年哈工大成立了激光研究室,1987年成立了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根据国家的规定,激光专业改名为光电子技术专业 。1994年,经国家批准,在哈工大成立了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获得了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马祖光被评为中科院院士。

马祖光成功地完成了学术生涯的第二次转向,为国防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自己却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同行们公认,马祖光在学术上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远见卓识。然而,学术研究上没有可以取巧的捷径,特别是对于一个陌生的研究领域,这种远见卓识的形成与马祖光的勤奋密不可分。

马祖光生前多年的同事、哈工大原副校长强文义说 “马祖光什么时候都在学习。”马祖光在学习上只争朝夕,对自己的待遇、付出却毫不在乎,甚至在得知自己患有严重的心脏衰竭疾病之后,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与疾病抢时间。

马祖光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现代化事业和教育事业。在学术上,马祖光的一生中攀登了核物理和激光两座“高峰”;在精神上,马祖光的一生中也攀登了两座“高峰” 一座是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道德“高峰”,一座是中华儿女富国强国的报国“高峰”。

新闻背景

什么叫激光大气传输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徐宜军、李亚杰)在实际应用中,激光束总要通过某种介质,研究激光束通过介质时所发生的现象及规律,就是激光传输问题。

传输介质有多种,如地面上的激光测距机涉及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问题,激光水下探测涉及激光水下传输技术,而光纤通信中则要考虑激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技术。

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激光强度要衰减,这是因为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微粒,使激光能量被吸收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部分能量被散射而偏离原来的方向,吸收和散射使激光能量衰减。此外,激光还要受到大气湍流和非线性传播效应的影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