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写在梧桐大地上的诗篇

2004-09-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我有话说

谁能想到,时间仅仅过去了120天,在梧桐镇,在发生了八一水库溃坝后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02团大地上,又重新竖起了一排排崭新的房屋。

谁能想到,时间仅仅过去了210天,在被冰水覆盖的大地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棉田正花开吐蕊,挂满果实的番茄地里,丰收的果实让人浮想联翩,笑容满面。

这就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各族职工发扬兵团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拼搏精神创造出的奇迹。用农六师师长孔星隆的话说就是:以职工的利益为重,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是我们做好抗灾自救工作的强力优势。自力更生,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丰收的不竭动力。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在梧桐大地上书写新的诗篇。

面对灾情,职工没有退缩而是冲了上去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人们忘记了当时正是中国传统的春节。一夜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02团6个连队受灾,居民房屋倒塌893户、1851间,财产损失达1344万多元,职工群众的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当洪水停止了咆啸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冰层覆盖大地的惨象。人们的思想有些波动了:这样的状况如何生产,如何自救?

就在人们还在观望时,由师、团和连队干部、党员200多人组成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队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他们深入到田间地头、屋内炕头,与1183户受灾群众交流谈心,宣传从中央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宣传财产损失处理及灾后重建的各项优惠政策。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斗志。师团工作组140多名党员干部还与144名受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记录1300多篇民情日记,极大地鼓舞了职工群众奋起自救的勇气。

农六师政委王继亮回想那段日子,不禁深情地说道:“面对大灾,我们的干部群众没有倒下去,而是激流勇进,奋起自救,冲在最前面。我们的职工队伍是好样的,我们的党员干部是好样的,我们的人民是好样的。”

生产自救,不等不靠夺取丰收重新安居

春耕时节,102团有2.9万亩棉田还被厚厚的冰层覆盖着。职工们心急如焚,再不耕地,今年的生产生活怎么办?

就在这时,102团组织的机耕队进入了田地。他们利用全团的机械设备,将所有被洪水淹没的大田进行了认真的耕作,破冰作业。同时广泛使用先进的科学种田方法,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施高密度种植,使今年的农业生产走上了丰收之路。

农三连连长王军站在一块170亩的棉花地头说:“这块棉地就是我们实施破冰后抢种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严格的田间管理,我们连的棉花今年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102团团长王水生自豪地给大家提供了一组数据:全团3.6万亩棉花,预测总产能达1万吨籽棉;2.4万亩番茄,单产达5吨以上,总产将达11.5万吨。“大灾之年农业全面丰收,离不开党中央的关怀,离不开职工的努力与拼搏,这正是兵团人困难面前不低头,灾害面前不松劲的真实写照。”

在农一连,马宗彦老人这几日也很忙。洪水侵来时,他家的房屋被冲毁了。如今他全家搬进了新建的小康村,6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让老人忙里忙外地忙着。“虽说受了灾,但领导和干部党员来的更勤了,关心的人更多了,我们心里更暖和了。家里种了35亩番茄后,连队的领导隔三差五地来指导我们科学种田,今年收成比往年好多了。与我一同搬进新居的还有910户人家呢。我们这真成了‘小康村’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