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连市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过程中,以兴德育人为根本,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大力开展了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坚持教育、实践、管理“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做到三者联动,紧密结合,突出素质提高和行为养成,形成整体效应和长效机制,使全市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有效地落实
道德记录卡效应
在探索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中,大连市开阔思路,大胆创新,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卡”和银行“储蓄”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了“道德信誉记录卡”活动,为公民建立道德档案,进行公民道德评估,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不断积累公民家庭和个人的道德财富。
早在两年前大连市沙河口区星海湾街道就率先开展了公民道德竞赛,在全社区推行《公民道德信誉卡》。社区居民将自己所做的各种好事,逐一记录在这张卡上。街道组织人员每月进行一次评定,每年9月20日“道德诚信日”时,还会评选出“学习星”、“爱心星”、“守法星”、“环保星”、“科普星”等“十星”进行表彰和宣传活动,对获奖的个人还将发放荣誉公民优惠卡,持卡可以享受到辖区服务性行业单位的优惠待遇,如医院免费体检、公园免费入园、理发洗浴打折优惠等。
放心钥匙多的是信任
有人说,现代社会生活好了,楼层高了,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淡漠了。而在大连星海湾街道的龙江路社区,有这样一个楼洞,18户居民家的钥匙可以互放,一旦钥匙丢了或是遗忘在家里,他们都可以去到邻居的家里去拿备用钥匙。把钥匙放在别人家里,就一点不担心吗?居民说:“大家相处了这么多年,彼此非常了解,把钥匙放在别人家里也就非常放心了。一旦钥匙丢了、落在家里了或碰到什么急事,也省得找人开锁。”这个楼里的18户人家、50多口人相处得像一家人似的,从来没有发生过矛盾冲突。楼里有居民病了,楼上楼下的居民就会赶紧把病人送到医院。前不久,楼内有一位老太太去世了,但家人在外地还没赶回来,邻居们都忙里忙外地帮助处理后事;捐款捐物时,从没人计较捐多捐少,若碰到邻居家中没人,还会有人替他们捐款捐物。楼长张惠兰深有感触地说:“常听有的楼长抱怨捐款捐物活动难,但我从没为这事犯过难。”随着居民们道德水准的提高,邻里之间关爱之情日益浓厚,在这栋楼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多的是信任、宽容和爱心。
到目前为止,全市城乡公民道德知识教育面已达到90%以上。在各种宣传活动的鼓舞下,大连市涌现出创业自救队、爱心俱乐部、老党员奉献队、学习沙龙、义务巡逻队、环保护绿队、楼道宣传队等一大批公民道德建设先进群体,公民的道德水准不断得到提高。走在大连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人们在传唱着各式各样的道德歌。“公民道德规范”,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着市民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