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科技成果尽快结“果”

2004-09-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南琳 我有话说

为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湖北省最近出台了12条规定。这12条规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加速科技结“果”,不啻是一场“急时雨”。

湖北是科教大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多,每年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问世,其中不乏高水平成果。但湖北还难称科教强省。原因之一是大量的应用性科技成果通向生产的渠道不畅,转化

率不高。

其实,何止湖北,全国不少地方科技成果的转化都不能令人满意。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不到40%,真正产生效益的则更少。一方面,为促进经济发展,国家每年都投入巨资搞科研;另一方面,生产领域迫切需要科研成果,而出了成果大部分却得不到有效应用,有些甚至“藏在深闺无人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应当说,把科研成果与生产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已不是个什么新课题。然而多年来,我们虽然一直在呼吁科研要服务于生产,但实际上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重研发、轻应用,是科技界长期以来的一个“通病”。一些科技人员满足于科研论文发表了,津津乐道于科研成果通过了鉴定,至于如何在生产上应用,往往缺乏下文,致使科研领域“只开花、不结果”现象屡见不鲜。

要知道,出了成果只是完成了科研工作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要在生产中应用。如果科技成果不能在生产中转化,水平再高,价值再大,也是水中月、镜中花,形不成现实的生产力。况且,科技成果不会永远“年轻”,它也会“老”化,你不转化,人家很快会推出更新的成果来替代,使你的成果“昙花一现”。更让人忧心的是,你不转化,别人有可能捷足先登。国外有些人利用我们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开发出新产品的事例早有耳闻。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样的事实岂不令人尴尬

科技成果转化难,症结何在 有人说,难在科技人员太看重自己的“身份”,不愿走出深宅高院深入生产实际。这样说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却有失偏颇。诚然,转化科技成果耗时费力,而且融资、市场开发、产品推广等方面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这些都是次要因素。一位资深科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是要有好的政策导向,创造促进转化的好机制,形成有利于转化的良好社会氛围。湖北的12条规定,是在全面剖析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形成的,条条都是为了促使广大科技人员转变观念,充分调动他们投身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带成果“下海”,到市场上创业。特别是明确了科技人员在转化科技成果中的地位、权益等焦点问题,可谓牵住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牛鼻子”。

科技成果只是一棵开花的树,它需要阳光雨露、需要浇水施肥才能结果。愿湖北的12条能对各地科技成果转化起到有益的启示和积极的借鉴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