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伴随着共和国55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科技事业在党的领导下,从建国初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基础上起步,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而今已经形成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和技术开发体系。今天,我国的科学研究正日益融入国际科学研究的大潮,在国际
前沿学术研究的舞台上,活跃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的身影。同时,科技研究的成果也正以飞快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在看到我国科学研究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恩惠。
科学与生活正走向“交流融合”
记者:吴先生,您是研究公众科学传播的,对科技如何影响生活,尤其是如何从日常生活中看到科技的闪光,应当是您的长项。您能否总结一下最近几十年尤其是最近几年“科技改善生活”的情况?
吴国盛:我拿出差到另一个城市做例子吧。住旅馆,许多地方已经不用传统的钥匙开门,用IC卡了;进了盥洗室,手一伸,水就出来了;要和欧洲的朋友讨论问题,我们可以在网上构建一个私密性很强的交流空间;到餐厅吃饭,我能在秋天吃到过去春天才吃得上的蔬菜瓜果;出门身上已经不需要备多少钱,人们钱包里都塞着金融卡;许多人的兜里,还揣着这个保健品那个多种维生素片;人们不但可以模拟自然,还可以干预天气;等等,等等。
这些现象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得到的。我觉得,用“科技影响生活”来说更贴切一些。最显眼的可能是电子技术对生活的改善。这里的电子技术主要是指“弱电”技术。比如电脑、手机、数码相机、汽车的电路系统、防卫系统。当然也可以包括电子技术与其他技术如光学技术的共同作用,显示技术的发展等。
通俗一点说,我觉得近一段时间以来,科技的发展比较重视“小”、“快”、“单一”的研究追逐。小,有以长度来衡量不断地“切削”进而研究其独特规律的纳米技术,有以分析到分子构成、原子排列的技术;快,有以电子传输、表达,光传输、光表达等技术,单一,就是从化学和物理性能上对物质逐步分析到其构成要素,包括原子科技,也包括基因科技等。具体表现在生活中,就出现了远程医疗、基因治疗、IC卡系统、核电利用、IT技术、激光技术等。从物质的最基本要素去做研究,把这些要素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可以从源头上把握世界的特性,这样,就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发明。
这些是世界科技的发展特征。我国科技发展应当说是和世界逐步同步的。尤其最近五年来,这种融合交流的特征更为明显。科学是无国界的。中国的科研与世界的全面融合,我想这是最大的进步。现在,我已说不清手机是哪国科学家或者哪个技术人员的个人劳动。你也不好说国产的一件衣服就是来自于国产的技术、国内的企业和本土的人才,你甚至不敢说一张桌子所用的材料都是本国所出。科学与生活是互动的,也不好说谁先影响了谁,应当是交相融合互相推动吧。
世界经济、科技、生产、销售、思想、文化的相互融合,对科学家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他们的团队每做一个研究,可能都会对全世界产生联合作用力。
基础科学研究进入发展中国家前列
记者:许多老科学家都知道,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的科学事业几乎一片空白,我们是通过第一个12年科学发展规划,基本完成了科学研究的布局,到今天,我们已建成了完整科研体系,科学研究的触角早已“上天入地”。张先生,作为科技工作管理者,你如何描述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现状?
张先恩:可以说在当今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我国都进行了相应的布局。我国实施的973计划,就是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战略性计划。
五年多来,973计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国家目标和科学目标相结合,坚持创新,在科技界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973计划的实施效果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国家需求的重要领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突出进展,在重大基础科学前沿取得了一些原创性成果,光电功能晶体、疾病基因组学、纳米科技、脑科学、古生物学、化学等领域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据对首批结题的15个项目统计,有180多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及其系列杂志和各学科领域的国际权威杂志上。另一方面,在促进跨部门优势联合,凝聚优秀队伍的同时,人才培养也取得突出成绩。首批15个项目培养博士、硕士3314人,370名博士后出站,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162人次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国家人才培养计划。引人注目的是3位年轻的项目首席科学家,包括35岁的高小山、39岁的王牧和37岁的严纯华,在吴文俊、闵乃本和徐光宪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大力支持下,通过973计划项目的磨砺,他们逐渐成长起来,受到专家们很高的评价。
我国成功地参加了国际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首次克隆出主要农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标志着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研究能力达到国际领先地位,用于癌症检测、丙肝诊断、遗传病检测等方面的三类生物芯片,已作为生物制品I类新药投入使用,成为我国生物芯片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实用阶段的重要标志。我国基础研究整体已进入发展中国家前列。
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记者:2003年10月,我国首次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了第一批转基因克隆牛;“神舟五号”一飞冲天,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建国55年以来,特别是近5年间,我国在高科技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世界为之赞叹。
邬贺铨: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强调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中国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为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世界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曾经推出中国特刊,以专业学者的评论性文章剖析了中国科研多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潜力。《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许多领域的研究都达到了国际水平,我们认为有必要让全世界的读者都关注这片神奇的土地。”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五号”,从单一计算机到整体超级计算机网络,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每一步都稳扎稳打。农业技术的进步,使我国以占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医药卫生科技的进步,使我国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0岁以上,是建国初期的2倍。现在,我国科学家在干细胞和克隆研究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提到高科技发展,就不能不提863计划。15年来,在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科技成就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依靠生物技术培育出平均亩产达76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已投放市场的11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能够深潜到6000米以下的水下机器人……“十五”期间,863的投入达到150亿元,参与人员遍布全国的大学、研究所和企业。
高科技产业也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九五”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平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比同期的工业产值增长高出11个百分点。
虽然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着核心竞争力不足、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脆弱等一系列问题。但是,没有人怀疑,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