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郑州市南大门的河南省新郑市长期坚持干部下访,把大量信访问题和社会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社区、村头,大局稳、民心安,经济稳定发展,群众心情舒畅。
每月都有“干部信访工作日”
记者采访时发现,每月15日这一天,新郑市四大班子领导、市直单位和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都抽调干
新郑市在开展下访活动初期,下访人员为市四大班子领导和部分市直机关一把手。从2003年开始,参与下访人员扩大到乡镇站、所以上,市直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全市每次参加集中下访活动的干部人数达700多人。每到集中下访日,市四大班子成员1至2人带领一个下访组,每个组配备3至4名市直机关科级干部,政法部门各派1名中层干部随同,以便当场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特别是涉法信访问题。
干部下访地点最初设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003年以来逐步延伸到行政村(社区)和企业厂矿。按照制度规定,市级领导下访组按所包的乡镇预排,一次一村,村村必到;乡、科级干部按所包行政村,在干部下访日到村入户,户户必访。目前他们基本实现了全市村村都是下访接待点,村村都有干部接待群众。
据新郑市信访部门统计,近两年来,全市各级干部已走遍全市352个行政村(社区),其中有些村已轮流下访17遍,接待信访群众5370人次,调研企业280家,数千个信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分类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新郑市明确干部下访有四项任务 一是接待来访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能够当场解决的实际问题当场解决;二是开展调研,分析解决乡村、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围绕重点信访案件,实地调查,研究解决;四是把下访活动与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及扶贫济困送温暖等活动相结合,做到信访稳定与日常工作两促进。
每次干部下访前,市信访局都将重点信访问题逐一列出清单,交给市四大班子领导,让领导带着问题和任务下访,提高下访的针对性。对每次下访接待、排查发现的问题,他们都进行汇总登记,由带队领导签字负责,实行多策并举,分类解决。
对一般问题,实行交办解决。近两年来,新郑对市领导下访掌握的1380个信访问题,立案交办1160件,立案率80%以上。对立案交办案件,实行处理责任制,明确包案领导,明确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人,限定解决时间。信访部门对交办问题全程跟踪督办。
对复杂疑难问题,新郑市实行会审解决,对久拖不决的疑难信访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召开市委常委会、市信访领导小组会、政法部门联席办公会等,进行集体会审,逐案解决。仅2003年下半年以来,他们就集中研究解决了25起疑难案件。
对重大问题,实行专案解决。两年来,新郑市对35个重大信访问题分别成立专案工作组,进行集中解决。仅2003年下半年,成立的7个专案工作组均妥善解决了7起重大问题。龙湖镇张沟村因煤矿开采区民房裂缝问题,牵扯到4家煤矿,涉及裂缝民房364户,煤矿与村民因补偿问题引发矛盾纠纷。2003年7月,新郑市成立由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国正任组长的专案工作组,逐户核实民房受损情况,邀请专家实地考察鉴定,反复咨询、查找政策依据,到周边市县借鉴补偿办法,制定补偿标准,及时协调煤矿对群众进行补偿,帮助危房户搬迁修建新房,使这一突出问题得以解决。
让下访制度变成干部自觉行动
新郑市连续5年无群众越级集体上访,还得益于其严格的信访责任追究制度和全面加强对干部下访活动的监督,动真抓实,有效防止了个别干部在下访时走马观花图形式,蜻蜓点水走过场。
为确保制度落实,新郑市全面加强对干部下访活动的监督,包括群众监督、人大政协监督、党政督查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每次下访前,他们将四大班子领导的姓名、职务、下访地点、随同干部人员等情况,提前3天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向全市发布公告,哪位领导、何时到哪个村下访,让群众一目了然,既让群众做好反映问题的准备,又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市人大、市政协为每个市领导下访组各配备1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实施全程监督;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督查室还抽调人员,分头到基层检查干部下访到位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奖勤罚懒;市新闻单位在干部下访时分组进行跟踪报道,让群众评议。
据介绍,实行信访责任追究制度以来,新郑市共对12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3个单位进行了黄牌警告,对1个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
现在,每月坚持下访已成为新郑市干部的自觉行动,他们进村入户,有访接访,无访调研,超前发现了问题的苗头,及时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有效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干部作风的好转。
(新华社郑州9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