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7日电 通过太空搭载,农业借着航天科技的翅膀开拓出了崭新的领域。运用航天育种技术,过去只能生长芦苇的盐碱地已经长出了高产优质的茄子、黄瓜等农作物。在近日召开的“首届国际农业经济论坛”上,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敏介绍说,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陕西中科航天农业发展
据介绍,搭载回来的太空种子在反复试种、精心优选下,已经达到了形状稳定、抗逆性强的效果,比原来种子生长的周期缩短、品质增强、更高产和更耐盐碱。盐碱地不再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障碍。
航天育种是通过返回式卫星将农作物种子带到离地面2000 4000公里的太空,再返回地面选育试种。这一研究工作科技含量高,目前只有俄罗斯、中国、美国等少数国家有研发此项目的条件。我国从1987年以来先后利用返回式卫星、高空气球等搭载了70多种植物的40多公斤种子,涉及粮棉油及蔬菜、瓜果等作物,经国内20多个省市区的50多个研究单位育种工作者的地面种植试验,育成了高产、优质、多抗的青椒、番茄、水稻、莲子、小麦等作物新品种、新品系,从中还获得了一些有可能对产量和品质等主要经济性状有突破性影响的罕见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