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向人类知识与思维的当代融合

2004-10-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乔瑞金 我有话说

非线性科学是20世纪中叶以来理论自然科学进步和发展的主要标志,非线性思维(thenon linearthought)已然成为科学思维的时代特征。目前出版与发行的大量科学文献表明,非线性科学“反映出科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后现代性哲学(Postmodernityphilosophy)是20世纪哲学领域中发生的巨大变革,已经成为现代哲学发展

的基本趋向。

历史表明,科学和哲学在本质上具有相通性,时代科学与时代哲学具有内在一致性。那么,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哲学作为当代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时代性标志,是否具有内在一致性呢?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做了一定的研究。如何在思维活动的层面把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哲学沟通起来,是本文意欲解决的基本问题。

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思维的科学与社会背景

从“非线性”与“后现代”这两个词的产生来看,具有相同的科学与社会文化背景,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世界科技进步与发展的产物。

非线性科学是在批判和反思传统科学认识与思维方式的过程中滋生出来的,当然,它的前提是非线性现象越来越多这一事实。我们知道,20世纪人类在认识自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这一成就的主要标志。在当时的科学背景下,这两种理论表现出强烈的批判与颠覆传统科学的特征。因此,在20世纪的起点上,从1900年普郎克提出能量子假设起,就形成越来越强劲的对传统科学理论、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科学知识标准等方面深刻的反思和批判。然而,以薛定谔方程和狭义相对论为代表的新科学,实质上还是线性理论,同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在现象学的层次来说,是一样的。从40年代中叶以来,人们开始关注系统、控制和信息等方面的问题,非线性问题逐步成为整个科学界思考的焦点。物理科学中,随着统一场理论研究的深入,随着杨振宁规范场理论的建立;数学中,随着拓扑学、微分流射几何学和计算机科学中各种人工智能语言的建立,开创了非线性科学的时代。由于非线性现象在本性上不同于线性现象,因此,它对传统科学的反叛,就是很自然的了。

在社会文化领域,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极大地触发了西方人的神经,使他们认识到,他们身处其中的那个社会,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人道主义化的社会,几百年的工业革命和对自由、民主以及社会平等的追求,被战火打得粉碎。因此,社会批判的浪潮风起云涌,时尚的变迁令人目不暇接,对现代性社会的怀疑和反思,构成了一个时代性的话题。尽管对现代性社会的批判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如马克思、边沁、叔本华、萨特、尼采等等,但只是在战后,这种批判的浪潮才遍及整个社会和几乎所有的学术文化领域。对现代性的批判必然产生后现代性的理念。这样,在西方世界的科学批判与社会文化批判的浪潮中,便生出了两个同胞胎儿:“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思维”。

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思维的研究对象

“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思维”具有同样性质的研究对象,关注具有同样性质的问题。

非线性科学研究自然世界的非线性现象,后现代思维研究人类社会与心灵方面的复杂现象,这些现象都是非线性的或复杂性的。例如,在后现代主义者福柯和德勒兹看来,已经不能简单地把社会理解成一系列的点状分布和集合,也即有序的点结构,以此来否定运动和变化。现代性思想所倡导的理性和进步概念,把社会理解成一个可计算的巨型“点结构”,历史的终极目的是可以预期的。后现代思维则倡导“拓扑分析法”(TopoAnalysis),把认识对象看成是由不同事件构成的。在任一事件中,相关的点状事物都参与其中,相互交织和耦合,形成事件的“折叠”空间。各个事件之间又形成更复杂的“折叠”空间,也即“拓扑空间”。因而,时空不再是一个有序的点结构,而是一个正在生成变化的事件折叠。虽然现代科学尚不能完全解释它,但是将其定量化的研究仍然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否则,一切都会流于虚无。

不难看出,后现代主义把对象看成是复杂存在的,这同非线性科学基于拓扑空间的思想有多么惊人的相似。社会是一个复杂存在,人类心灵是一个复杂存在,自然同样也是复杂存在。尽管在传统的理念中,似乎自然是简单的,社会是复杂的。其实,自然的复杂性并不比社会与心灵的复杂性差。研究表明,社会组织、群体、种族、国家、生态、个体、大脑、器官、化学反应系统、气象系统、天体运行系统、细胞、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热力学系统、湍流系统、规范场系统以及各种创造性活动系统等等,都是非线性系统,其现象都是非线性现象,它们在研究对象上具有同一性。

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思维的思维导向

在思维导向上,“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思维”具有趋同性或同规则性。

在非线性科学层面,思维的出发点是首先选定一个独特的非线性系统或现象,从现象学的角度作一个整体的把握,确定好其主要的变量,运用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得到关于系统的具有或然性的描述。后现代也是从选定一个独特的具有巨大变化性的对象入手,从现象学的水平上进行描述,把握影响系统变化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用构造特殊模式的方式,对系统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向作预测性的分析和比较,最后得到一些具有较大概然性的结论。

“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思维”都以现实的存在系统为研究的出发点,追求对象的此在性和自然性,漠视理想化和理念化。在整个思维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构成系统的大量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配合,贬低或拆除系统中所谓中心要素的决定作用,主张趋向边缘与交叉的系统运行方式,是一种非中心主义的整体主义的思维导向。在对待认识结果上,追求对事物或对象的或然性或概然性的认识。对过程的精确预测和绝对判断,对于非线性系统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思维导向上,反对还原主义的等级理念和主体的惟一地位,具有摒弃本质主义或基础主义的倾向,主张科学认识的多元化与科学秩序的多样性。这就是说,“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思维”在思维的出发点、思维过程的关节点、思维活动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思维结果的评价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趋同性和追求的一致性,具有思维导向上的同构性。

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思维的文本创作与解读模式

在文本创作与解读模式方面,“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思维”具有内在构造的一致性。

非线性科学的文本创作是在相空间(phasespace)中的自然生成,换句话说,思维的大脑之所以能够书写出关于非线性现象的描述性的语句,乃是由于作为一种非线性存在的大脑的复杂活动同对象的非线性的性质共振的结果。语言被书写是语言孕育态孕育的结果。由于非线性系统的性质和特征是系统自身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因此,非线性的书写并不想作更深一层的描述,它几乎就是停留在表层。由于非线性现象具有多样性,所以,停留在表层的非线性科学,具有诸多的表现形式,如耗散结构、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论、孤子理论、分形学、浑沌学、超旋理论、非局域态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只是捕捉到非线性现象的某些方面,而非其全部性质。因此,它是一种趋向表层的在场的表达,这与传统的追求最终本质的书写方式具有根本的区别。由于所关注的对象都是非线性,因此,各种形式的理论或学术之间,就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和相互的模仿性,就好像是相互传抄一样,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后现代思维中的情况也基本相同。比如,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非地缘中心主义、女性主义、历史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后交往理论等等,这些貌似差别的理论,其实都是一些流于表层的表达,且相互模仿。因此,这里提示的这些理论都是后现代理论,但在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人们以为从不来往的“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思维”的各种学术与理论之间,也存在着内在构造的一致性。比如,都操持同一口“控制论和信息论”的语言,使用相当一致的词藻,谱系树式的表达方式,十分注重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过渡与转化时的细节描述,具有突变与建构的动力学底蕴,稳定与非稳定的格式塔变形,浑沌与形态展开的相空间造型,时间的不可逆性与空间的多维性,书写过程的跳跃与语义理解的多变,崇尚所谓主体死了、人死了、作者死了等等。所有这些,都体现着在表达方式上的新的追求和时尚,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非线性科学”与“后现代思维”具有能够言喻的内在关联性,这里只是作了一点提纲挈领式的讨论和分析,以为我们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一个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