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立足三峡 走向全国 面向世界

2004-10-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没有让人羡慕的先进设备,没有让人心动的资金投入,没有让人景仰的学术权威。重庆三峡学院的“特色”科研,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他们最好的科研环境,就是“近” 身在三峡库区,接近基层和农村。

贴身紧逼做研究

今年盛夏时节,“亚欧青年文明之旅暨保护母亲河国

际论坛”来到蓄水后的三峡。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教授任桂园应邀给来自28个国家和国内12个省市的青年代表作主题演讲。

组织者只给了1个小时,其中45分钟演讲,15分钟回答提问。不料任桂园讲完后,争先恐后的提问持续了1个多小时仍接连不断。演讲的题目是《长江三峡与峡江文明》,听众提问却涉及库区环保、文物保护、移民生活、古今中外利用长江水道之异同等多个方面。任桂园事例翔实、生动而不失幽默的回答,不时赢得满场掌声。在主持人“强行”中止后,仍有不少外国听众将他围在现场交流。外交部一位高级官员事后特意向任桂园表示感谢。

作为中文系教授,任桂园对于三峡和三峡工程的丰富知识,来自他的“贴身紧逼”。为了实施“贴身紧逼”计划,他坚持辞掉了系党总支书记一职。如愿后,他用两个月时间跑遍了川渝两地所有古代产盐点。在此基础上撰写的《三峡盐文化研究》,提出盐是三峡文明兴衰更替的内在因素,很快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关注。

三峡学院成为一般本科院校仅仅10年,但他们关于三峡的研究,已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校党委书记、校长詹培民教授说,事实证明,紧紧围绕三峡库区做研究,不仅对学院建设有好处,对研究力量和研究水平整体提高也至关重要。

走出来的“重点工程”

5月中旬,国内植物学界多位顶尖专家,由中科院院士金鉴明带队来到重庆三峡学院。此行专为鉴定刘云峰、祁俊生、熊建立等人的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适生性实验而来。专家组认为,这一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同时建议纳入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并由国家和省市投入研究资金。

植物学教师刘云峰和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祁俊生是一对老搭档。从1998年起,他们便着手三峡库区药材资源和蓄水后适生植物的研究。学校当时没有研究经费,两人就自掏腰包。祁俊生找药材要往山上爬,刘云峰找近岸水生植物要朝水边走。每年夏天,他们都要在三峡库区跑几个来回。6年后,6种适生植物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适生性实验。实验结果得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课题组还提出了库区保土固岸及控制面源污染的生态治理方案。因为方案很好地考虑了当地具体情况,几个区县都主动要求在自己的辖区进行合作研究。

三峡工程蓄水后,三峡学院图书馆的“三峡库区地方文献特藏室”很快引起关注。沿岸地区和一些研究者突然发现,这个特藏室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民间“三峡档案馆”。里面有反映三峡地区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照片15000余张、图书9000余册、故事片和电视剧160余部,以及三峡地区所有的明朝档案资料和清朝编纂的所有县志。特藏室还收集到了明代版本的《三国演义》、三峡库区最齐全的《地方志》和库区第一座大桥万安大桥于1929年修建时的照片。这些资料的拥有者,是10年前便被确诊患上鼻癌的40多岁的图书馆职员马小平。为了找一本宜昌码头运输方面的志书,他几次赴宜昌寻访,将其收入囊中。新编《云阳县志》,每部180元,他一次就买回两部。10年来,马小平为此借款数万元。面对一些书商和收藏者高价收购,他却将其无偿提供给三峡学院的师生做研究。

深入三峡才能走出三峡

高校都在追求“研究型大学”、“国内著名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三峡学院也有自己的梦想 “立足三峡,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立足三峡是基础。”党委书记、校长詹培民教授说。

三峡曾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三国著名古战场。学校一名年轻的历史学教师关于三峡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成果在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后,引起史学界重视。70余岁的谭文兴教授的专著《杜甫夔州诗研究》,书一出版,便受到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学者关注。

在全面参与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了三峡学院科研能力和整体实力。这一思路也影响到了在校学生。艺术专业学生发掘出了三峡剪纸艺术,文学专业学生热心三峡文化遗产研究、经济专业学生则对事关三峡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产业空虚化等问题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

扎根地方并没有妨碍他们的研究成果走出三峡。据三峡学院科研处介绍,近几年学校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研究,基本上都与三峡有关。来自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信息也显示,毕业生就业率近两年都居重庆市高校前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