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举世瞩目
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移向中国扶贫。摆在我们面前的数字是 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9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左右
陕西省是一个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西部欠发达省份。2001年初,全省贫困人口有817万人,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9.1%;其中未解决温饱人口382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435万人。有50个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7个县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0700个贫困村被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陕西省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整村推进,全面抓好移民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外资扶贫和社会扶贫等项工作。到2003年底,陕西贫困地区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6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80元,较2000年增长17.9%,年均增长5.6%。据统计,2001―2003年,陕西共解决109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161万低收入人口实现了脱贫。
2001年,黑龙江省确立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以村为单位,捆绑扶贫资金集中投向实施重点村的开发式扶贫。新战略首批启动500个村的扶贫开发,计划分6批、12年时间完成全省305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整体脱贫目标。扶贫开发重点村抚远县通江乡东发村,曾流行着这样一段顺口溜,“窗户不蒙塑料布,不是东发户”,真实地描述了该村村民生活的贫困状况。通过两年的扶贫开发,东发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家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达35%;村里新建了畜牧技术服务站、卫生所,村路达到4级砂石路标准;从前困扰村民生产生活的几大难题全部解决了,每个贫困户还领回了扶持的2头改良肉牛,找到了脱贫致富长久之路。
这两个省贫困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缩影。
扶贫开发任重道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政府在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但是直到21世纪初,中国农村依然存在贫困人口和贫困现象。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是2900多万,低收入人口5600多万。这8500多万农村人口,是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对象。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扶贫工作机制也正在不断探索创新。与过去相比,贫困人口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更大,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更差、文化技术素质更低,意味着发展的空间受到很大的约束。而贫困人口分布相对分散,构成更复杂,进一步增加了扶持的成本和难度。当下,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如何在农产品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帮助贫困农户增加收入,已经成为中国扶贫攻坚的新课题。因此,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必须紧紧围绕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要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质量”。
刘坚在今年5月底上海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表示,今后几年中,要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任务十分艰巨,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明确措施迎接挑战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了四大措施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扶贫机制,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监测网络;二是在农村扶贫中实行实施“整村推进”战略,抓好劳动力培训转移,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三是进一步增大扶贫投入,鼓励更多的金融组织在贫困地区开展信贷服务;四是发展和扩大与国际组织在扶贫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加大了科技扶贫力度。1999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与财政部联合设立了科技扶贫专项,选择部分重点贫困县,进行改革和完善科技扶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和应用的试验,努力探索贫困地区运用科技解决温饱、发展经济的新路子。科技扶贫从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进一步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西北干旱地区推广集雨灌溉、旱作农业技术;在高寒山区推广地膜等增温技术;在西南石灰岩地区推广“种植、养殖、沼气”三位一体技术;提高了贫困农户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能力。
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正在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所确定的战略目标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以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同时加快低收入贫困人口的增收步伐。
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暖人心的伟大事业,55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境巩固,而且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的扶贫道路,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