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之际,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推出了精心筹备的“建设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中国画展”。
这个展览分为两个单元,分别为:“关山月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中国画”,共展出该馆收藏的以关山月先生1958年创作的长卷《山村跃进图》为代表的50余幅作品;“建设新中国 20世纪50至6
建国初期,“建设新中国”可以说是社会生活中的最大主题,也是古老的中国画艺术获得新的灵感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新中国的建立,激活了一代中国画家的创作热情。他们真诚地拥抱新时代、新社会,对未来充满理想的期待,对现实深怀赞美之情,他们自觉地投身于革命大熔炉中,自甘做革命机器中的螺丝钉。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许多建设工地都留下了中国画家的身影。他们把这个时期轰轰烈烈的建设成就转变成中国画的表现主题,留下了一批纪录“建设新中国”的时代主题的历史文献。
在由关山月美术馆特聘研究员陈履生、李伟铭共同主持的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艺术家和美术理论家对这个专题画展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会议就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中国画的建设主题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中国画家们在中国画建设主题的绘画语言的探索和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该展览策划的科学性、学术定位的准确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会者认为,这个画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间中国画发展的主流面貌,使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所激发的艺术家的热情和创作动力。虽然他们的抒情不是以个人的审美为基础,而是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是以群体为基础的美学特征的体现,并且带有宣传和为政治服务的印记,但这再一次使我们思考如何处理时代与艺术的关系,如何推动艺术前进等问题。大家一致对那些投入到火热生活中并为我们留下了艺术珍品的艺术家表示了由衷的敬意。与会者来自中国美协、广东美协、北京画院、中国美术馆、江苏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江苏国画院、广州美术学院、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深圳雕塑院、关山月美术馆,关山月、钱松岩、亚明先生的亲属也出席了研讨会。
关山月美术馆与广西美术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的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丛书《建设新中国 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中国画》画集也将于近期正式出版,画集收入了全部展出的美术作品和专题论文7篇,反映了目前学术界对这一时期中国画中的建设主题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