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突破口上

2004-10-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郭生 我有话说

邢福义,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汉语句法机制多层面探究”日前在华中师

范大学结题,并以《汉语句法机制验察》为书名由三联出版社出版。这项历时三年完成的科研课题是我国汉语语法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近日,笔者采访了课题主持人邢福义先生。

问:马建忠于1898年问世的《马氏文通》成就了作为一门科学的汉语语法学的第一个篇章。一百多年来,汉语语法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但研究始终指向一个目标:揭示汉语语法事实的客观规律性。这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具有一贯性的优良传统。请问近几年,我国汉语语法研究在哪些方面比较活跃?

答 仅就2000-2004年而言,值得注意的是这么几个方面:其一,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有理论化的追求;其二,在问题的论述上,单句句式研究、复句句式研究、词类研究、虚词研究、语法化研究、类型学研究、认知研究和配价研究等,都有相当多的高质量成果;其三,结合共同语语法的研究,方言语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四,汉语语法研究者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者的合作研究,开始成为热门话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语法学者的研究,从近五年的研究成果,大体说已形成了三大倾向:其一,“形义语法”。重视形式与语义的相互验证,注意考察语用对语法的影响,崇尚多角度、多侧面的动态研究思路。其二,“认知功能语法”。借鉴认知语法和功能语法的理论,重视从句法外因素来观察、分析汉语语法的现象,从认知和功能角度来揭示或解释汉语语法的规律。其三,“形式语法”。借鉴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研究汉语问题。从一些青年研究者的成果,可以看出前两种倾向有融合的趋势。不过汉语语法学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至今仍然缺乏显示成熟的鲜明标志,距离真正成熟还十分遥远,这是可以肯定的。

问 学派的形成和中国特色汉语语法学的创立,二者的关系如何?

答 形成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国学派,是创立中国特色汉语语法学的基本条件和突出标志。在这一点上,我们有明显的弱点,这就是:原创性理论不多,学派意识不浓,没有真正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当前,中国语言学应该以“能够跟国外理论平等对视”作为第一追求。了解和引进国外语言学理论很有必要,但是,不能总是跟着跑。只有努力摆脱附庸地位,在深入研究汉语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能够跟别人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的学说,中国的语言研究才能真正做到“同国际接轨”。须知,接轨是双向的。要跟强者接轨,自己必须成为强者。小羊,不可能和狼接轨!

问 学派的形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需要多少时间?

答 学派形成的条件,择要地讲,应该是:第一,开辟了富于特色的学术领地,有自己的“特区”。第二,提出了富于个性的学术路数,有标帜性理论和自己成套的研究方法。第三,展示了自成体系的学术成果,有供人罗列称说的代表著作。其四,造就了强势团队,有轴心人物,有核心成员,有上传下承、日益壮大、可以穿越时空的学者队伍。学派形成的时间,起码需要三五十年,需要几代人的接力,绝对不能一蹴而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必须大声疾呼,要有一种学派的意识,要有一种形成学派的追求。有没有这个开端,至关重要。正像一部大剧,没有序幕,就不会有剧情的发展。

问 三联书店最近出版的《汉语句法机制验察》一书,反映什么样的研究路数?

答 我们一直在追求形成富于个性的研究路数。我们的研究路数,可以概括为四点:其一,基本主张:“研究植根于汉语泥土,理论生发于汉语事实”;其二,基本理论:“小句中枢说”;其三,基本视角:“句管控”;其四,基本方法:“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普-方-古”大三角)。《小句中枢说》(1995)、《汉语语法学》(1996)等论著,是这一研究路数的奠基之作。《汉语句法机制验察》一书,既反映这一研究路数,又通过研究实践,使这一研究路数得到了改善与提升。任何理论的出现都不可能是突兀的,以“小句中枢”为代表的理论与方法的提出,是对前辈学者种种理论进行学习与钻研之后提炼己见的结果。目前,我们的研究路数还很不完备。新创刊的《汉语学报》(商务印书馆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已从2004年第1期起开辟专栏,开展“小句中枢”理论的讨论,这一讨论将延续一年半的时间。这么做,就是希望国内外语言学者都来审视我们的研究路数,提供宝贵的意见,以便不断去粗存精,补缺加固。

问 句法机制的研究,对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汉语语法重句法。要深化汉语语法研究,必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深入研究汉语的句法机制。举个例子:“生前”和“死前”,“生”和“死”是公认的一对反义词,怎么组合成“生前”和“死前”之后变成同义词语了呢?“死前”等于“死之前”,这好理解;“生前”不等于“生之前”,这是怎么回事?再举个例子:“心里”和“心中”意思相同,“教室里”和“教室中”意思相同。一般认为“里”和“中”相通,可以互换。但是,“夜里”(夜里做了一个梦)不能说成“夜中”,“途中”(他正在来武汉的途中)不能说成“途里”,为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句法机制的研究才能得到圆满的解释。《汉语句法机制验察》一书中,就有《“生前”和“死前”》与《“X里”和“X中”》两节,详细地回答了有关问题。从学科发展看,逐步深入地开展汉语句法机制的研究,将成为汉语语法研究趋于成熟的重要突破口。汉语信息处理,“句处理”是特别重要的内容,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汉语句法机制的研究同样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问 展望未来,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前景如何?

答 学科的发展,映射伟大的民族精神。尽管需要时日,然而,中国的语言学家,有志气也有能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语言学,形成自己的学术流派。提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事实。当年,王明从苏联带回来一套一套的理论,但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毛泽东把马列主义跟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写出了《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特别是写出了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毛泽东很了不起。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毛泽东创建了一个特别大的“中国学派”!我们应该总结“毛泽东的启示”,从而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中国人,能够干出令世界震惊的任何事情。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我们应该,也可以大有作为。我深信,中国正在阔步走向世界,中国的语言学,也必将阔步走向世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