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10月22日电 文物研究人员最近在广西扶绥县境内考古时发现,在8处远离江边的陡峭山崖上,有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的旱地崖画。经过国内壁画专家研究,这些崖画的作者为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壮族祖先骆越族人。这一发现对研究壮族古老的历史,特别是骆越族的宗教图腾有重要价值。
此次发
此次在扶绥发现的旱地崖画,除了人物形象比国内其他崖画更加具体外,在作画材料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用的材料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朱红色的矿石。研究人员还在这些颜料中发现树胶,动物骨胶,以及一种当地的树漆。
据发现和研究旱地崖画的主要考古者、扶绥县文物研究所所长翟长孙介绍,岜来山崖画是他到目前为止所见过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旱地崖画。经过研究考证,这些旱地崖画的作者,是当时居住在广西最早的民族――骆越族,作画的时间为战国至秦汉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古人为什么要选择远离江河的山崖作画呢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发现崖画的地方在远古的时候可能发生过大的灾祸,所以古人就把崇拜祖宗的图案或宗教图腾画上去,用来祈求平安。但对于古人是用什么方法,在距离地面几十米高的陡峭石壁上作画,目前还没有答案。
据介绍,广西的崖画大多出现在江河岸边,扶绥县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县城境内发现的9处崖画,也大都在左江沿岸,但此次发现的崖画离左江较远,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