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饱以后,人们的边际消费大都与服务有关。这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服务业所占比重越高的原因之一。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与人们购买服务的多寡有着密切的关联。
上期本刊内页“汽车茶座”专栏说的“十一”期间,自驾车旅游者所遭遇到的种种不便,其实正是当下中国服务业的一个真实写照。这种“服务
现在,中国的服务短缺现象正在减少。但是,服务项目与品种的增加,却并不等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此,价格以外,服务的标准与质量至关重要。而衡量服务标准与质量的最重要指标无疑是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眼下,许多我们以前闻所未闻的服务品种不断面世。远的不说,就在“十一”过后的十几天里,我已屡屡感受到目前服务产业的扩张力度:
一家屡次三番给我打电话的公司,向我推介一种“国外流行的新的旅游方式”,我请她在电话中先简单说说这种“新的旅游方式”到底“新”在哪儿,她则非要我到二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去“听会、看材料”……
一个“击剑俱乐部”打来电话,“诚邀”我参加,同时向我推介价值不菲的击剑器材和行头……
一家自称“第一个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第二个”是哪一家我不知道,好在我恰巧知道“第一个”是谁,当然不是打来电话的这家)的人员在电话中向我推介了三个险种,劝我投保。
一家“宝马4S店”的电话推介更加热情,即使在我告诉她我的消费水平至多也就在“千里马”之后,她仍然锲而不舍地打听我的地址,以便给我“送上宝马资料”……
以上这些服务项目不能说不好,其服务人员也不能说不热情,但说实话,正式的服务没有开始,他们那种让你不胜其烦、不胜其扰的服务方式已经非常令人不爽。看来,服务如何开始,又如何终了,这确是一个问题。
就说自驾车旅游,我在国外也遇到过旅游景点人满为患的情景,好在所有高速公路出口处都有电子提示牌或大字手写牌,告诉你出口附近的旅馆是否有空房……这里,服务已经前置到你可能的消费支出之前。我们在“移植”经济发达国家服务项目和品种的同时,也应把相应的标准随之移植过来。
服务同制造业的产品一样,质量好了,消费它的人必然增多。我们现时的服务消费中,从甜言蜜语始,到对簿公堂终的事例并不鲜见。更有一些附加在产品中的所谓终身服务,在产品制造者及其服务提供者“不治身亡”而进入破产、“改制”或者被收购兼并程序时,则根本就没有作为一种债务被计算在清偿或继承的范围内。不该终了的服务,就这样在毫无保障的情况下被终了了。这些观念及其做法,都是影响服务业做大做强的瓶颈。
在中国,许多服务还没有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要让人们离开不开某种服务,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消费这种服务的人满意。谁能跟“满意”过不去呢?不过,也正是“满意”这个标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