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苏浚在《鸡鸣偶记》中曾把朋友分为四类:畏友、密友、昵友、贼友。“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一个人在一生中,诸类朋友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但真正可贵的是纯洁、高尚的友情。纯洁的友情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它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采取“迂回侧击”的办法,跟领导交“朋友”、结“干亲”,以此进行“公关”。有些人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不惜以重金开路,或用美色投某些干部所好。俗话说:“物必自腐而虫后生。”有的领导干部禁不住“朋友”的诱导,放松了警惕;思想上一旦溃口,就会做出违背党纪国法的事情,一发而不可收拾。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为那些“朋友”和“干亲”大开“绿灯”,谋取私利,从而陷入行贿者早已挖好的陷阱中,身败名裂,这样的教训值得牢牢记取。
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固然与“贼友”的“污染”有关,但根本原因还在于领导干部自身。倘若领导干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那么,即使对方费尽心机,结果也只能是“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那么,领导干部如何抵制那些“贼友”抛过来的诱惑 我们不妨看看《清朝野史大观》中的一则故事 道光年间,邢部大臣冯志坼爱好碑帖书画,但极少吐露此好,以防斗筲之人投其所好。一次,下属送给他一本宋代拓本碑帖,冯立即原封不动地退还回去。有人劝他,看看无妨。冯说:“封其人眼,断其诱惑,其奈我何?”
因此,领导干部要慎交友,交益友。面对某些“朋友”、“干亲”送上门的种种诱惑,领导干部不如也来个“封其人眼,断其诱惑”,做到心不贪、嘴不馋、眼不斜、手不长、耳不偏,亲君子,远小人。如此,才能多到群众中走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交上人民群众这个最大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