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出国门的梅兰芳

2004-10-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景端 我有话说

10月22日是梅兰芳先生诞辰110周年。也许因为我是从事外国文化翻译出版工作,所以对梅先生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同样杰出的贡献感触尤深。

著名戏剧家黄佐临曾把梅兰芳的表演艺术概括为“梅氏体系”,并将它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及布莱希特的表演体系,共同作为三大戏剧观来评述。作为戏剧圈外人,我认为有一点

可以肯定,梅兰芳的艺术贡献绝不仅仅局限在中国国内,他的影响早已越过国门,走向世界,赢得了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对此,人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感受到。

首先,梅兰芳可谓我国接触过外国文艺家最多的一位艺术家。梅兰芳一生三次访日,三次访苏,特别是1930年访美演出,更是轰动大洋彼岸。在这些出访的活动中,他相当广泛地结识了外国文艺界的知名人士。正是如此广泛的涉外交往,不仅使一大批外国人士通过梅兰芳认识了中国文化,而且也大大扩大了梅兰芳自己在世界的影响。

其次,梅兰芳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和感染了不同阶层的外国人。现在的“追星族”,多发生在少男少女身上;而70年前梅兰芳在外国所受到的欢迎,那可是什么阶层的人都有。这种热烈的欢迎至少反映在下述三个方面:一是极为隆重。例如,1930年访美,由旧金山市长小卢尔夫陪同乘坐敞篷车,沿途受到群众夹道欢迎;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还特地授给梅兰芳文学博士荣誉学位。1935年访苏,苏方更是专程派船到上海来迎接他。如此隆重程度,实属罕见。二是倾倒一批人。在纽约百老汇连演三周,场场爆满,好评如潮。曾因出演莎剧中的朱丽叶和麦克白夫人而闻名的英国女明星坎贝尔夫人,时年已65岁,正好在纽约拍戏,竟着迷似地连看了六场梅兰芳的演出;《蝴蝶夫人》剧作者、著名戏剧家贝拉斯科,虽也已77岁高龄,仍抱病执意要去观看并会晤梅兰芳。及至为祝贺演出成功而召开的盛大宴会,与会人竟多达五千人。三是确实促进了文化交流。例如,《世界报》评论文章说,我们常花费许多钱使舞台上呈现实景,而一名中国演员登场,只消一抬腿,就迈过了想像中的门槛,相比之下,那样强调实景真是多么原始而幼稚啊!而梅兰芳也汲取了外国艺术中不少好的东西。他在参观了盖地斯运用灯光来转换舞台场景气氛后,深受启发,回国后在排演《生死恨》中“纺车”那一场时,就采用台上暗黑,只用聚光灯的一柱强光照射纺车,借以增强韩景。在今天,这些手法太平常了,而在70年前,那可是一种创新啊!

再次,“梅学”正日益受到海内外研究界的关注。尽管梅兰芳已逝世多年,但人们对他表演艺术的传承与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而且正在形成一种有独特命题的研究项目――“梅学”。早在20多年前,戏剧家黄宗江在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讲授中国戏剧课时,就提出了“梅学” Meiology)这个概念,并就其涵义做了明确诠释。这以后,不仅在国内,即使在国外,“梅学”的研究都很受关注。美国加州大学的米・理查逊,曾将《霸王别姬》和《贵妃醉酒》译成英文,并以《梅兰芳两出名剧研究》为题作为硕士论文。巴黎第三大学乔治・巴纽教授曾发表过《梅兰芳――西方舞台的诉讼案和理想国》的长篇论文,认为“梅兰芳是西方演员梦想的一种表演方法的有形证据”。“戏剧可以通过有形的身体来表现无形”。此外,日本的田登志子、伊藤绰彦,瑞典的克莱贝尔格等学者,也都发表过有关“梅学”的文章;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更有中国留学生在外国大学与洋教授一起研究“梅学”,例如留法的傅秋敏、留德的俞唯洁,在研究“梅学”上都获得了可喜的成果。“梅学”研究在国外受到重视,这正是梅兰芳走出国门、赢得世界荣誉的又一明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