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坚持依法建会、依法治会、依法兴会,在人道领域发挥了政府助手的作用,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全力以赴参与灾害救助。每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地方红十字会尽量做到第一时间为灾区群众送去粮食、衣物和药品。总会先后3次发起全国性募捐活动,2次向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联合会)发出救灾呼吁,筹集款物救助灾区群众。五年来,全国各级红十字会共接受国(境)内外捐赠款物价值14.08亿元人民币,救助5632万灾区群众。该会救灾款物的使用,多次接受国家审计署及国际联合会的审计,均得到充分肯定。
――“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已成为“品牌”。自1998年以来,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六年来,全国各级红十字会共投入1.6亿元,为81.8万户、327万困难群众送去了温暖,受益群众主要是农村、灾区和城市下岗职工中的特困家庭,遍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
――积极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助。2003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各级红十字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投入抗击非典斗争。全国广大红十字工作者,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不怕牺牲,深入一线。红十字会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四个接受社会捐赠部门之一,共接受社会捐赠款物6.85亿元,并及时进行处理分配,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抗击非典的斗争,受到政府的表彰。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1年,这项工程重新启动。通过艰苦努力,广泛宣传,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编制和财政等部门的支持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成立。全国共建立28个省级分库,25个HLA定点组织配型实验室和1个质量控制实验室。HLA分型资料入库数突破17万人份,为1300多位患者成功配型,有130位捐献者为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今年6月,重庆市的捐献者吴渝为一位美籍华人成功地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开了中国大陆为海外华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先河。
――人道领域的服务工作不断拓展。许多地方红十字会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不断拓展人道领域的服务工作,创立新的“品牌”。如上海市红十字会与市教委、市卫生局联合创建的“上海市少年儿童住院互助基金”,共为50多万人次的患病少儿支付了3.8亿元人民币的医疗费用,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受到社会的广泛称赞。北京市红十字会最近也开展了这项工作。
小资料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
1919年初,在法国戛纳召开了有美、英、法、日、意等国医学界知名人士参加的国际医学大会。会上确定 为了进一步巩固各国红十字会已取得的成就,有必要成立各国红十字会的国际联合会。同年2月1日,由美、英、法、日、意5国组成的“红十字会委员”成立。同年5月5日,红十字会委员会改名为红十字会协会。后由于伊斯兰国家红新月会的加入和成员数目的增加,1983年10月,红十字会协会在日内瓦举行第三届大会。会议决定修改章程,更名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后改为现名。
中国于1919年7月8日加入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