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文化铸就虎门精神

2004-1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廖志颖 秦英福 我有话说

虎门,这座有着中国第一镇美誉的海滨城市,近三年来每年为国家上缴税收20亿元以上。遥想165年前,林则徐在这里打响了中国近代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先辈留下的“敢为天下先”、“包容开放”的精神得到代代传承。钟淦泉,这位宣传部长出身的党委书记不仅抓经济建设是行家里手,对文化的建设

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做法,在第九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暨虎门文化节开幕前夕,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虎门的发展离不开文化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文化是基础。虎门的文化底蕴很深厚,历史上创造了许多第一:陈益第一个从国外引进了番薯(地瓜),王吉民第一个用英文著写中医药书籍,林则徐虎门销烟点燃中国禁烟第一把火,蒋光鼐指挥十九路军打响抗日御敌“淞沪之战”,王宠惠第一个就职中国驻国际海牙法庭首席大法官、参与联合国宪章的起草……第一个引进三来一补企业、第一个在镇一级举办国际性的服装文化节,中国税收第一强镇……

钟淦泉告诉记者,虎门要继续保持发展优势,必须用文化嫁接已有的资金实力、管理技术和产品品牌。虎门服装品牌在文化的光环照耀下,更显生机与活力。每年举办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使虎门服装产业得到调整和升级,服装销售量约达2亿件(套),销售额约120亿元,服装出口额13.72亿港元,至今年8月份止已涌现了5000多个自有服装商标,其中在业界有较高知名度商标品牌30多个,获广东省著名商标4个,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的7个,已有40多位港台及海外明星为虎门服装做品牌形象代言人,代言年金额超过1亿元。

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虎门要力创“四个名牌”工程:一是打造虎门服装企业的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二是通过高质量举行每年一届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打造“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名牌;三是通过虎门服装企业的品牌和交易会的品牌构筑“虎门服装”这一大品牌,使之成为国内外驰名的品牌;四是通过打造虎门服装产业的品牌,推动虎门服装产业的发展,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打造亮丽的虎门名片。

用精品文化和群众文化丰富虎门文化

精品文化一直是虎门文化的“旗帜”。仅2002年,虎门全镇共有近千件作品在市一级以上的比赛中获奖,其中有60件作品获省级奖,36件作品获国家级或国际级奖项;2003年,《夏威夷机票》又获得第十届“曹禺杯”全国戏剧小品比赛创作一等奖、演出银奖,镇政府每年拨出大笔专款,用于人才的培训及文化创作等,为精品文化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从1988年开始,虎门就率先引进专业院校毕业的音乐人才,构建起了文化骨干队伍。

虎门有文学、美术、摄影等13个文化协会,是虎门精品文化创作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些协会每年都要组织会员到外地观摩与学习,并邀请国内外名家为会员授课。由协会成员创作出的文化作品每年都有上百件在省市以上的赛事中获奖或入选。日前,由陈小奇等十多位著名广东音乐人创作的10首《虎门组歌》MTV片全部拍摄完成,该创作题材涵盖了虎门的自然风景、城市景观、历史文化等因素,融合通俗、民乐等艺术手段,全面讴歌了虎门的沧桑巨变和今天的幸福生活。

精品文化就像是宝塔的顶尖,群众文化是塔的基础部分。虎门经济在开始起飞的同时,就兴建了大批文化设施,举办各项文化活动。该镇先后引导组建了业余合唱团、龙泉艺术团等22个基层单位文艺演出队及13个曲艺队,队员超过3500人,其中,有近200人是有创作能力和从事文化艺术辅导的骨干。去年11月,虎门举行了群众文艺汇演,把群众文化活动推向了高潮,在此次文艺汇演中,全镇各村 居 委会、企事业单位及私营企业共组建了63个代表队,150个节目,分别参加舞蹈、音乐、小品、曲艺四个专场比赛,汇演历时17天,参赛演员达1100多人,3万多人次到场观看了表演。

优先发展教育创广东教育强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虎门便确立了“科教兴镇”战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抓好教育发展规划,先后制定了虎门教育发展十年规划和五年计划,落实教育发展所需资金,近5年来镇财政教育投入均超亿元,平均每年增幅近20%。今年,虎门镇政府投入教育经费预算达1.7亿元。在广东率先建成了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威远职中等一批窗口式学校,32所中小学中已有两所被评为省一级学校,18所被评为市一级以上学校,另有三间学校正在接受评估。

为确保早日建成广东省教育强镇,虎门成立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领导小组,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开展创建工作,并制定了《虎门镇开展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活动的实施方案》。虎门还积极鼓励多种体制办学,投资3亿元建成的虎门外语学校今秋已顺利开学,目前该镇已拥有25所民办学校,增加优质学位近2万个,形成公办民办齐头并进的局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