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了一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热点和难点,因此,劳动与技术课教师就需更新教育理念和内容,重新定位,找准教改中的着力点,上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劳技课。
其次,要重视新课程背景下一些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与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
―――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教学实施中,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技术学习的一般方法,获得可持续的终身的技术学习能力。
―――实施过程的综合性。要注重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如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校外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和相结合;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与社区服务相结合。
―――活动组织的科学性。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已有较好的基础,抽象思维也得到初步发展,耐力、平衡力、协调力以及对技术对象的控制性、技术原理的理解力都有较大的发展,实施中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结果的实效性。要注意从本校的实际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从促进学生技术素养形成的基本目标出发,组织和实施课程,尽可能发挥优势,形成本校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教学实施中要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活动的设计要从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地制宜地确立活动目标,在保证基本知识、技能、态度等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舞台和目标探索的机会。把积极的劳动与技术态度和正确的劳动与技术价值观渗透到整个活动中去。综合实践课应根据学习需要和条件予以选择,可以在教室,可以在劳技教室,也可以在校外的实验实习基地,授课时可采取集中课时或分散课时、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
―――教育实施中的教师指导。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的技术学习和探索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优质服务,因此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新性,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受益者;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注重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指导;充分利用学生内部人际关系及学生群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相互交流、观摩与学习;加强巡视,做到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注意指导过程的科学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注意劳动卫生,劳逸结合,确保学生的安全;认真做好评价工作,方式应灵活多样,以增强学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