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下乡”让吉林农民好高兴

2004-1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曾毅 通讯员崔萍 我有话说
本报长春11月12日电(记者曾毅通讯员崔萍)今天,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小孤家镇中心小学校内,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过来赶“大集”。这个“大集”就是每年都要举办的,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

今年的活动由省司法厅具体承办、省直16个部门共同

参与。百余名文艺工作者、科技专家和医务人员,连同四平市“科技下乡小分队”为农民朋友送去了丰盛的“兴农大餐”。

陆家村76岁的陆彦礼老人早早地就和家人、邻居包了辆三轮车从10里地外赶到了这里:“看看二人转、量量血压,再跟专家唠唠明年该种啥样的苞米,我昨天就寻思好了。”和陆彦礼老人同样高兴的,是镇中心校的孩子们。吉林省教育厅捐赠20万元人民币为他们建立标准化微机室,是“三下乡”使他们也用上了电脑。

和全国同步,吉林省从1996年开始,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内容在不断充实,形式在不断扩展,参与部门在不断增加,效果在不断提高,反响越来越好。

“万人围着二人转,二人转给万人看”,这一特殊而又动人的情景是吉林省送文化下乡的一个缩影。说起“二人转”,吉林的农民无人不爱。大篷车一停,车厢板四下里摊开,戏台就搭成了,“风吹不散,雨浇不散,戏散人不散”,农民们把演员称为“我们自己的角儿”。

科技是生产力,这句真理如今在农民心中份量最重。由农业生产和技术专家组成的科技巡回报告团、科技服务小分队,走遍了广袤的吉林大地,他们采取编排农业科技地方戏、开办版报画廊、印发生产技术规程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到田间地头解决农民农业生产技术难题,帮助农民落实致富项目。

农民的口袋刚刚有了个底,最怕的就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吉林省卫生“三下乡”过程中,就出现了全国第一个扶贫医院。2001年,吉林省扶余县人民医院院长许国精带领全院职工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在距县城40多公里的大林子乡建立了全国首家扶贫医院。现医院共诊治患者4万多人次,收治病人1400人次,为患者减免医药费80多万元。

大学生的“三下乡”活动充分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数以万计的大中专学生,积极开展了以支教扫盲、医疗卫生、科技兴农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