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过上海科技服务导航网,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用。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显:实现上海科研资源全社会共享。
应当说,让科研资源共享已不是什么新话题,近些年来一些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我国是一个大国,十分需要有跨地区、跨部门、高宽带、能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质量保障的、基于网络的科研资
科研资源包括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专业技术资源等。我国科研资源丰富,但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现象司空见惯。比如科研仪器设备,我国拥有的数量比欧盟15国的总量还多,但大多数“闲得发慌”,有的甚至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一些发达国家科研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至200%,而我国还不到25%。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各单位“门户”意识强,各自为阵,封闭使用。由于不能共享,导致了重复购置行为比比皆是。去年非典疫情发生后,不少地方斥巨资组建P3实验室搞相关研究,专家指出,这是典型的“高水平”重复建设。一方面,我们喊着科研经费不足,另一方面,许多科研资源闲置,派不上用场。科研仪器设施及科研资料、数据等资源的巨大浪费,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人员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障碍之一。
建立科研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讳言,目前我国科研投入总量仍显不足。在这种状况下,让科研资源共享,更显得举足轻重。但现实中,许多单位和科研人员既不知道谁需要共享自己的科研资源,也不知道从何处能共享到自己需要的科研资源。现在,通过研发平台,对各类科研资源进行系统地整合、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减少科研资源布局分散和重复建设,集中科研资源优势,攻克科研难题,降低科研成本。用户需要什么,鼠标一点便能找到,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又可避免走弯路。江苏无锡某机械研究所对于钛合金和钢材的焊接质量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导致工程可靠性打了折扣,他们通过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找到了上海轴承技术研究所,运用该所先进的技术,使困扰多年的技术难题迎刃而解。类似例子,还有许多。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启用至今,已为900多个单位提供了所需科研设备、相关科研资料、测试等方面的服务,被科技人员形象地喻为“科研百宝箱”。从中可以看到,让科研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科研资源的利用率,最终提高了科研资源的产出效益。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对全国各地都具有示范作用。当然,它也是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如何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科研资源共享的社会氛围;怎样深入研究,建立、健全科研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出台有关科研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等,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愿上海的举措,能带来科研资源共享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