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特色就是优势

2004-11-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徐可 郑晋鸣 我有话说

今年5月,经江苏省政府和教育部批准,南京气象学院升格改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所学校,由学院升格为大学,靠什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实践告诉我们 学校升格,靠的是自身的优势,优势来源于“特色”。

恒于探索,特在专业优势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

优我特。”南京气象学院原来是一所以气象类为主的单科性全国重点院校。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特色为本,注重内涵建设,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已经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以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主导,理、工、商、文、社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新格局,实现了向多学科的教学科研型大学的转型。独特的专业优势成为南京气象学院升格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先决条件。

1960年,当世界上仅有少数几个国家认识到气象的重要性并着手创建本国的气象学院时,南京气象学院在龙王山下几座简易的平房里诞生了。创建之初,该院仅有天气与动力气象、大气物理和气候三个本科专业。恒于探索,专于科研,四十四年的默默研究换回的是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以及国际大气科学界的承认和尊重。大气科学专业于1988年被评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建博士后流动站,学历学分被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广泛承认。2002年,大气科学系大气科学 气象学 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与2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关系。

“不断创新才能保证学校的专业优势。”四十多年的办学经验让学校师生深刻地理解这句朴实的话语。学校的“气象灾害研究实验室”在1998年8月成为中国气象局唯一一所局属重点实验室。但他们并没有满足,1999年,利用学校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优势进行学科交叉,将实验室拓展为“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开放实验室”,并于2000年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江苏省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同时,以此为基础和支撑,积极发展相关学科并使其也成为特色学科。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以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三大学科群为主的特色发展之路。

长于思考,特在学校定位

“作为拥有气象学优势的专门学校,我们的定位应该是什么 ”学校领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1993年到2003年,气象灾害给中国国民经济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1146亿元,占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的70%左右。我国每年因雷电灾害伤亡的人员约为3000―5000人,造成的财产损失在70亿―100亿元左右。今年14号台风“云娜”袭击浙江,在13小时内,夺去了164条生命,卷走了153亿元财产,有85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服务社会,对我们来说就是加强气象灾害的分析、监测与预测研究,减少气象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这也是发展的主要方向。”有了答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不再迟疑。“雷电灾害防护技术实验室”建立起来了,成功地实现了建筑防雷和桥梁防雷的巨大飞跃;厄尔尼诺的诊断预报模型建立起来了,并成功运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汛抗旱的预报工作中,减轻了灾害损失;激光测雾仪的成功研制,有望大大提前高速公路的浓雾天气预报警示时间。

不拘一格,特在人才培养

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多年来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的人才。

据统计,在各级气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的管理和业务骨干中,70%以上是该校的毕业生,首席预报员几乎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不少海外校友早已是国际知名的首席科学家和学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中担任着重要职务。

“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培养是学校引以为傲的特色所在。学分制、课程重修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考教分离制等一系列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高质量综合性人才的培养。1993年,“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培训中心”在南京气象学院成立,现在,培训中心已经举办了19期培训班,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80多名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接受培训,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