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出东方红胜火

2004-11-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郭丽君 我有话说

东方卫视自2003年10月由上海卫视更名改版一年来,逐渐成为广告主及全国观众瞩目的焦点,《东方夜谭》等栏目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目前,东方卫视在华东地区的12个省市中收视率独占鳌头,在全国上星频道中,东方卫视的收视率、到达率都位居前五位,营业额从原来的5000万元增长至今年的2亿元。东方卫视像一轮火红的旭

日冉冉升起。

打造新的全国性卫视平台

东方卫视的前身是上海卫视,开播于1998年10月,它主要以编排其他频道节目为主,节目内容非常齐全、但缺乏特色,广告经营乏力。2002年上海本市平均收视率前十名的电视频道中,上海卫视榜上无名,而其广告收入也仅为5000万元,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将旗下东方卫视的改革视为重中之重。

首先,东方卫视有了全新定位,在名称上淡化了“上海卫视”的地域色彩,意在打造一个新的全国性卫视平台。它为自己树立了总体的定位和目标――“充分发挥上海城市本身独有的综合优势,借鉴国际先进传媒经验,同步启动各方媒体合作,打造崭新的跨区域电视媒体”。

在地域覆盖上迅速扩张 全国290多个地级市中,东方卫视的落地数已达到253个,在中西部地级市的覆盖率也达到90%;东方卫视在日本、澳大利亚也已正式协议落地;目前上海卫视在香港地区的卫星落地已进入报批阶段,在北美也即将落地。东方卫视真正实现了覆盖全国、辐射海外。

形成独特的新闻风格

传媒的竞争最终是新闻话语权的竞争。东方卫视的内容定位是“新闻见长、影视支撑、娱乐补充、体育特色”。万荣认为,如果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强调的是“谁在说”,是请最权威的人来说;凤凰卫视注重“说什么”,凭借身处香港的独特优势,常有新锐的观点;那么,东方卫视作为一个地方台,走的是另一条道路――“怎么说”,把新闻做得更鲜活。万荣认为,应从“经济视角和国际视角来说”才是“怎么说”的关键。东方卫视认识到上海最具特色、最容易进行差异化竞争的首推经济新闻,注意新闻的经济视角,凭借自身对国际新闻的敏感性,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创造性转换”,形成一套独特的新闻语言风格。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电视台竞争力的体现。东方卫视的新闻节目已全部实现直播 《东方快报》以整点滚动新闻的形式,全天9档播出,并时时刷新;早间新闻《看东方》6位主持人轻松侃谈、传递时事资讯,也是全国首创;《城际连线》则立足上海、依托长江三角洲,关注全国范围内的城市新闻;《东方夜新闻》则以都市眼光整合社会资讯、分析新闻热点。

建立遍及全国的网络

东方卫视除了依托自身较强的实力和上海的地域优势、对本地新闻和国内外重大新闻快速反应之外,还建立了一个触角遍及全国的新闻网络,跨区域、跨媒体,与新华社等多家单位进行多层次的广泛合作。

最突出的合作表现在东方卫视与兄弟电视台的合作上,《城际连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事实上是一个开放的全国城市新闻播出平台,是各城市台新闻的总汇。这一方面为东方卫视的节目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源,另一方面又为各城市台既无法上星、又不被省台采用的新闻提供了展示平台,同时还无形中促成了东方卫视与各兄弟电视台的友好合作关系。

对于节目内容,很多省级卫视都力求节目自己做,对社会制作的节目引进的很少。而东方卫视大规模引进社会制作公司的优秀节目,比如与光线传播、派格影视、冠华世纪等一线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合作,涌现出了《东方夜谭》、《律师视点》、《警察人生》等有全国影响力的卫视亮点节目。用万荣的话说就是大家把各自的精品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社会化制作的精品栏目总汇。正是由于重节目质量、抓覆盖落实、以真诚合作、创新发展为本,东方卫视做了很多省级卫视没有想到的或者想做还没做到的事情,这种被称做东方卫视现象的模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并被其他卫视效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