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科院计算所:科研“顶天立地”

2004-11-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光荣 我有话说

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再次传出喜讯:由他们和曙光公司共同研制的每秒能运算10万亿次的曙光4000A系统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正式启动。它的研发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10万亿次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这些年来,计算所就这样经常性地给人们带来惊喜,特别是进入中科院知

识创新工程这6年多来,计算所更是硕果累累:“龙芯”通用CPU、“凤芯”高清解码芯片、下一代网络技术研究……一项项分量十足的科研成果,一次次燃起了国人对科学的热情和美好憧憬。

谈及知识创新工程对计算所带来的变化,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说:“最大的变化是‘三头’发展战略逐步深入人心,即计算所要做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的‘龙头’、信息产业关键技术的‘源头’和某些学术方向的‘领头雁’。科研与管理人员考虑问题时更多地关注国家战略需求与企业对核心技术的需求,既‘顶天’――占领科技前沿,又‘立地’――以核心技术促进产业发展。”

“顶天”:占领科技前沿

1998年,计算所成为首批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单位之一。这6年多来,中科院计算所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

李国杰所长介绍说,开展知识创新工程以来,计算所有三项重大成果被两院院士和社会各界评为当年十大科技成果新闻:曙光3000、“龙芯”一号通用CPU和曙光4000L。曙光3000被用于水稻基因组测序分析,为我国率先完成水稻基因组的组框图和精细图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研发成功的曙光4000L海量信息处理系统,存储容量超过100TB,即100万亿字节(全部完成后将达到600TB),峰值速度3万亿次(全部完成后达8万亿次),是当时国内数据吞吐与处理能力最强的超级服务器,用于处理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近日启用的曙光4000A则实现了国产超级服务器在主板设计等核心级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工业标准机群”的技术增值,攻克了一系列“大规模机群”计算的关键技术,在性能价格比和性能功耗比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龙芯”1号、2号,更是被大家所熟知。李国杰所长透露说,不久前流片成功的龙芯2号,频率已达到500MHz。课题组正在使用0.13或0.09微米工艺,争取实现600―800MHz的CPU芯片,并在2005年达到1GHz以上的目标。同时通过进一步结构优化,使其实际性能相当于1.5GHz到2GHz的奔腾IV的性能。据介绍,龙芯成果已引起国内许多骨干企业的重视,由海尔集团、长城集团发起的数家大企业与中科院计算所共同成立了龙芯产业联盟。龙芯2号在研制过程中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已经有一批用户(如常熟招商城)和企业(如海尔、百年树人集团、港湾公司等)准备采用龙芯2号芯片,并开始使用龙芯2号的试验样片进行系统及市场开发,出现了市场等芯片的可喜态势。还有不少海外企业提出了购买龙芯2号IP核的意向。

李国杰所长认为,未来15―20年是我国信息技术与产业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技术高低成为企业间竞争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计算所应该发展成为通过市场需求带动科研以区别大学、通过自主科研强调技术积累以区别企业研究院的面向经济的高技术研究机构。未来10―15年,计算所将坚持把为我国实现低成本、惠及大众的新型信息化提供核心技术作为主要科研方向。

“立地”:以核心技术促进产业发展

李国杰所长认为:“衡量知识创新是否成功不只是看当年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看一个研究所是否真正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促进产业发展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为此,最近几年,计算所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在体制、机制、文化上保证国立研究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经过认真的总结思考,计算所的领导达成了共识:计算所的科研要“落地”,必须“走出去”,形成国家(地方)―科学院―企业的大循环,不能热衷自产自收的小循环。

2002年开始,计算所积极与地方政府洽谈、合作,先后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建立了苏州、上海、肇庆、宁波分部(台州分部正在筹建中),吸引当地政府与企业资金1.3亿元,不仅使科研成果及时得到转化,而且也为地方经济输入了活力。

据介绍,2003年8月揭牌成立的“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目前已经建成了国际一流的IC平台。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共有14家设计企业使用了中心的IC设计平台,先后有H.264高清晰电视编解码芯片等6款芯片在平台上完成设计。在产业化方面,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也走出了一条新路。“蓝鲸IP―SAN存储系统”的产品化工作已经完成,已获得投资并在苏州注册成立了公司;“龙芯”CPU项目,用于常熟招商城信息化建设的项目也已经启动,预计年内可以完成规模试点等。不久前刚成立的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中科院计算所宁波分部)也传来喜讯,在这里测试与验证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下一代家电视听产品为目的的高清解码芯片“凤芯一号”。

李国杰所长在总结这几年的工作时说:“知识创新工程的实践表明,计算所和其他科学院的大多数研究所作为国立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在全国科研布局中必须有一定的地位。国立科研机构既‘顶天’,又‘立地’是能够做到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