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
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形成独特学术优势
“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这是中南民大的办学宗旨和定位,并由此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优势。1951年,学校在著名民族学家岑家梧先生、著名语言学家严学?先生的带领下,开始致力于中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深入到湘鄂西地区参与国家对土家族识别和认定的调查工作,为中央1956年最终确认土家族为单一民族提供了科学依据。1954年夏,严学?等9名研究人员会同中山大学、海南地方人员,对海南岛黎族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实地调查研究,整理编写120万字的《海南黎族情况调查》,该书目前仍然是海南黎族研究最为详细、完备、权威的资料。
该校老师调查分析鄂西土家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撰写的调研报告为湖北省制定加快恩施州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使该地区享受了10多项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当地的发展。民族经济学科研究人员针对湖北来凤县国土规划人才奇缺的状况,帮助制订了《来凤县国土资源规划》,受到该地区人民的好评。该校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态研究也处于我国领先水平。
创新学科管理机制优化学科资源配置
1951年,该校就建立了以著名民族学家岑家梧先生为学科带头人的民族研究室。1953年又成立了民族研究所,由时任副校长的严学?担任所长。研究所明确提出以中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为主要研究任务。1981年,该校成立了直属国家民委的民族研究所。在吴泽霖先生的倡议下,1986年创办了全国第一座高校民族学博物馆。此后,学校相继成立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民族法制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所、土家族研究中心、女书文化研究中心、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离子体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英语语言学研究所、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民族药物研究所等24个研究所。
这样,以民族研究所为核心,中南民大形成了有着相当影响的民族学教学与研究群体。
依托几十年的学术积累,学校成立了土家族研究中心。2003年,学校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基础上,依托民族研究所、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土家族研究中心、民族学博物馆等单位,整合民族教育、民族法制等学科研究力量,联合成立了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进一步打造“民族学科群”。该中心作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致力建设民族研究新平台。今年10月,该校成功举办了“民族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民族学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汇聚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学科
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促成84岁高龄的吴泽霖先生的到来。吴老以其卓越的学术素养和崇高的学术品格,把他人生最后的光华留给了中南民大。在他的学术思想影响下,彭英明、吴永章、刘孝瑜等一批学术骨干,积极深入探讨土家、苗、瑶、畲、壮、黎等南方少数民族的族源、流变、文化等问题,着重调查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文化特征,在少数民族历史、少数民族经济、民族语言文学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在世纪之交,该校民族学学科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又吸引了一批年轻的教授、博士致力于民族学研究,使民族研究领域进一步得到拓展。
应用化学学科2002年引进留美博士李金林,为他专门配备实验室。目前他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材料化学分析”研究方面提出了产物滞留理论及“费 托合成产物分布的氢 氘转换”新的研究方法,在国际同行中产生了较大影响。生物医学学科,在80年代初就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神经磁学实验室。随后又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脑认知实验室、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实验室。在脑电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制出ME 800动态脑电系统,主要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