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主体发展――德育创新的主题

2004-12-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荣发 我有话说

德育的本性在于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积极个性、良好德性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德育必须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就要求德育创新必须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为目标,使德育成为受教育者主体个性形成、精神培养、德性塑造、人格提升的有效手段。德育的主体性包括三个含义:其一,德育培养人的主体性

,这是德育对社会作用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其二,德育过程的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给学生独立感知、独立体验、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空间,使他们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之中;其三,德育系统的主体性,德育是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的各个环节和协调运行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其中,德育过程的主体性是关键。只有在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张扬、锻炼、提高和发展。因此,德育创新必须围绕人的主体性发展这个中心做文章。

切入主体的人生课题。社会的价值导向是确立学校德育目标的客观依据。我们德育目标的设定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相协调,服从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据此,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品德教育,培养有较高品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成了各学段德育一以贯之的目标。但是,当我们把这个目标分解为各学段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强调社会的价值导向,还必须考虑到学生所面临的人生课题,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只有把社会的价值导向与学生的人生发展课题相结合,德育才能体现出它的具体性、针对性、实践性,才能显示出它的主体内涵和人生意义。

启发主体的德育实践。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引导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德育应该是实践的。德育不同于智育,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导之以行。如果只有知识传授,而无行为引导,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那就不是完整的德育,就难以体现德育对于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价值,从而难以吸引学生,更难以使德育知识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德育创新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激励学生自律、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强,让他们在德育实践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升自己。

引发主体的心理体验。德育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要经历以情感和意志为中介的内化和外化两次飞跃,这其中只要个体在情感和意志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障碍,飞跃就难以实现。因此,德育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或理解,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体验作为一种心智活动,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德育只有经过受者的内心体验,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看似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融于心智的存在,潜移默化为良好的品德知识、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和品德行为。只有在体验基础上的知识记忆才如同经过消化后摄取的营养;只有在体验基础上的理解,才不是表层的、冷眼旁观的理解,而是经历撞击、感悟、上升为情感、信念的理解。德育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关注学生行为是否合乎规范,更要关注学生的心智活动和心理体验,关注他们的内在情感和信念是否发生了改变。德育的任务恰恰不单纯是让学生记住、理解某个理论,而是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去体验某种事实,体验某个问题,体验某项过程,体验某一结论。德育内容,德育目标,只有被学生亲身体验和自觉追求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人生发展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激发主体的问题探究。探究是最能体现主体本性和力量,促进主体发展的心智活动。德育是实践的、体验的,影响品德形成的变数是错综复杂的,学生在德育实践和体验过程中,必然会碰到许多问题,德育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去捕捉和提出这些问题,激发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去追问、思考、解答这些问题。由于探究的结果是对“我的问题”的解答,因而它不再是“与我无关”的知识,而是“我之所求”的知识,是我的探究结果。这样,德育过程就成了获取德育知识、培养德育素质、确立德育观念的有机统一过程。同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好奇心、敏感性,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对智慧的钟情,对追求的执着等智性美德,与伦理美德同样重要,也是人类幸福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种智性美德与德性美德一样,都是我们的德育目标所期待、所追求的。

学校德育的效果最终要体现于并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度,因此德育的改革和创新必须研究并适应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接受特点、接受心理和接受规律,高度重视情感体验、问题探讨、内心感悟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从自身成长、成才、发展的视角,探讨自己的人生课题及其相应的道德问题,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人生发展的道德需求,使德育教学和实践成为一种由内向外充满体验、领悟的发生过程,成为人生道德课题的求解过程,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自身道德素质的创造者,为人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