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高校科研的瓶颈,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中心在
“交叉”机制打造研发平台
几年前,暨南大学医药生物中心刚刚成立,其交叉机制就显示了长足发展势头。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校长为核心的校领导班子从中心创立伊始就在政策和机制上创立了一种高校产学研的创新模式,为中心营造了灵活的科研机制,赋予了其法人自主权。铺就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智能、在市场打拼的平台。
中心在以刘人怀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支持下,经过李校?教授为团队的努力,创造出中国高校成果产业化的一种创新模式,得到了专家组和教育部验收领导的一致好评。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王正国院士说:“一个只有几年历史的高校研发中心,居然有20多项科技专利市场化,而且筹集经费支持达到1500万,这种速度在国内高校可以说是十分少有的。”
从企业角度换位思考
在市场的摸爬滚打中,中心的领头人李校?教授悟出了一个道理“科研人员在市场面前要放下架子”。这个医学博士,身兼中心主任、教育部基因组药物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等多个职务,一年2/3的时间都在实验室,其余的时间就要跑企业、跑市场,有一次他在北京跑一个科研项目的认证,一等就是一个月。李校?说“我们从零开始闯市场,深感一定要换位思考,企业投资科研孵化项目,是一种风险投资,适当让利,你的专利让企业赚到了钱,你的成果才能产业化。”他说,中心最终还是要走联想和北大方正之路,跟别人进行产业合作,做广东高校研发型企业的排头兵,而非一味的将技术转让给别人。
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科技项目和成果转化平台的建立是很重要的,李校?教授欣慰地对记者说,今年5月,由他主持申报的国家基因工程药物工程研究中心,也已经通过了初审,加上现在教育部基因组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了验收,对于整个基因药物开发来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中心也将借此东风,更好的实现高校科研产业化发展目标。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和亲
李校?教授介绍,当时中心筹集不到经费搞研究,国家的一类新药“外用重组人酸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这一项“超值黄金”仅仅以770万的价钱转让给企业。不仅如此,中心的很多高科技生物技术都转让去生产一些诸如滴眼液、海绵和牙膏等“下里巴人”式的普通产品。对此,李校?说,“科研人员在市场面前就要放下架子。你的科研成果出来了,不可能放在家里养着,那样对于社会也没有什么意义,你是高科技没错,跟一些很平常的东西结合并没有失去身份,相反的是我们高科技就是要服务于大众生活。”
几年前,中心成立当初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没有太多的经费投入,而生物科技研究是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没有昂贵的实验仪器、超净化的实验环境,如何搞研究?那就只能用现有知识去赚钱,就得想办法与市场挂钩,像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生长因子”能帮助伤口迅速愈合,于是就想到美容产业,人们在做完拉眼线的手术后,“生长因子”就可以帮助恢复。这以后,我们将围绕“生长因子”这个核心科研,衍生出来的很多技术都一一成果化了。
中心在建设期间,完成了三个一类新药和一个三类器械的研制工作,并成功实施产业化。以产业化项目为纽带,先后在南海朗肽、长春长生、上海万兴等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仅仅几年,中心就捧出了一系列的好成绩: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2项,广东省专利金奖1项,并且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