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也谈“名师当官”

2004-12-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梁家贵 我有话说
近日,“高教经纬”刊出《名师当官风当刹》一文,批评了时下流行的“名师当官”的风气,读罢感触良深。笔者在高校工作多年,对于高校中的“名师当官”现象早已感到困惑和不满,该文说出了笔者想说而没有说的一些话,不过,似乎仍有言犹未尽之嫌,现一吐为快。

按该文推断,名师当官是为了追求名利,于己于人于单

位都是有害无利的。这个观点是完全正确的。但问题是,当官就能得到名利吗?当官就应该得到名利吗?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不独教师,就是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因此,高校理应以教学、科研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真正能够得到巨大荣誉和相应报酬的(也就是所谓名利)理应是处在教学、科研岗位上的教师,而高校行政人员(也就是所谓官)履行的不过是服务于教学、科研的各项职责,工作繁琐、艰巨,按理说他们的付出应该远远大于回报,奉行的更多是一种奉献精神。但是,中国大部分高校的实际情况与此恰恰相反。

众所周知,中国的绝大部分高校都效仿政府部门设置机构,机构庞大。更关键的是,大多数高校的行政人员自成系统,不受教师的监督、约束,常常在未经教师充分讨论甚至知道的前提下,出台各项规章制度。这至少会导致两种恶劣后果产生。

一是规章制度不严密。例如,某高校对SCI收录的文章予以重奖,却不曾考虑文章的影响因子,一律一篇奖励一万元,导致科研人员只追求数量而放弃质量。这种现象显然是由规章制度制定者的疏漏所造成,蒙受损失的却是广大师生乃至学校。

二是损人利己,也就是有利于自身而不利于教师。例如,教师竞争上岗、接受学生及行政人员的监督,而行政人员却无类似规定。再如,有的高校实行津贴制,但又将教师与行政人员区别对待:教师的津贴分为在岗、课时、科研三部分,进行量化管理;而行政人员只要出全勤即可,非但如此,还可以兼课。试想,既然兼课,本职工作量能不受影响吗?难道教师用于准备教案、开展科研的时间就不算作工作量了吗?显然,这样的规章制度只能使教师利益受损,行政人员恰恰相反,成为最大受益者。

另外,行政人员在课题立项、评奖、评优以及外出等方面都有着教师无法具备的优势。名利俱在,难怪人们都想当官!名师又怎能例外呢?

因此,要刹住高校的名师当官风,就必须对现有高校行政机构进行改革,精简行政机构,加强对行政人员的监督、约束,淡化“官本位”观念,强化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否则,仅仅靠指责妄图当官的名师恐怕不能从根本上刹住这股风。实际上,在不合理的高校体制下,名师当官可能会使学校的规章制度更为科学、严密,更有利于教学科研人员开展工作,更有利于学校发展。如此,名师当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