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进更广阔的精神天地

2004-1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高建进 我有话说
为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校外,福建师范大学提出“打破围墙,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方位立体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了援菲汉语教学志愿者、研究生西部支教团、“学生兵”等许多特殊的优秀学生群体。他们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从他们一个个
社会生活的侧面,从他们洋溢着青春激情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那更广阔的精神天地。

跨出国门,激励爱国情怀

“尊敬的教科院学生第二党支部:来到菲律宾,让我更加思念祖国。当我在异国他乡得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甭提内心多么振奋了。我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日益增强,同时我也更迫切地希望自己能成为中国共产党中的一员,恳请党组织考验我……”――摘自福建师大教科院韩燕霞同学从菲律宾寄来的入党申请书

2003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向菲律宾派遣了首批汉语教学志愿者,并以此拉开了我国“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的序幕。

“一批20岁左右的中国大学生,首次身处异国他乡任教,其面临的困难和复杂局面可想而知。”领队的章石芳老师告诉记者,“对此,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提出要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海外,保障顺利圆满地完成任务。在临行前的欢送座谈会上,李建平校长等学校领导谆谆嘱咐志愿者要不辱使命,做文化的使者、友谊的桥梁。”

今年3月,19名援菲汉语教学志愿者在经历十个月的历练后载誉归来,他们的工作得到了菲律宾华文教育界的充分肯定,被当地华社盛赞为“‘高学历、高素质、高觉悟’的中国新生代”。许多志愿者也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成熟与成长。有两名志愿者向母校的党组织寄回了入党申请书,有5名志愿者表示毕业后要重返菲律宾,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进军营,接受军魂洗礼

“自我选择携笔从戎的那一刻起,我便似那小小的雪花,放飞自己保家卫国的梦想,将属于我的那簇新绿,融入这绿色的洪流,与千千万万同龄人一道共同铸造着伟大祖国的钢铁长城。”――摘自福建师大美术学院王忠民同学的散文《雪愿》

自2001年以来,福建师大共有53名学生应征入伍,成为光荣的学生军人。如今,部分学生已退伍回校。当记者走近他们时,倾听他们愉快地诉说每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退伍兵们对于这段日子最崇高的纪念。

“部队就是部队!部队里有铁一样的纪律。”公共管理学院的瑞金同学说得很坚定。王忠民同学说:“和以前相比,我更有原则了,该什么时候干好的事情就会想办法在那时办好,工作生活更严谨些,想问题也比以前更成熟些,想得更深。”

记者了解到,在学校今年退伍23人中,其中有6人荣立三等功,21人次获得各级嘉奖和荣誉称号,100%的获奖面记录了当兵经历的“辉煌”。

深入西部,强化民族精神

“支教生活虽然清贫,但我们紧张而充实地度过。我们深信:‘志愿者’是我们最光荣的名字,支教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或许一年的耕耘未必会有立竿见影的收获,但我们和西部的孩子们一起体验着精神的成长,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在净化着自己。”――摘自福建师大文学院卢佳音同学的《西部支教队工作报告》

去年9月,由福建师大6位女研究生组成的西部支教队结束了在甘肃漳县二中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而她们的心却留在了那片黄土地上……

漳县是全国扶贫重点县,生活条件艰苦,教学条件极其落后,老师上课要自带粉笔,孩子们常常两人看一本书,三人共用一本练习本。这些情形激起了支教队员们更大的教学热情,她们把自己与孩子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她们萌发了为这里的孩子捐建一座图书馆的念头。队员们陆续在福建当地媒体上发表文章,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了解西部的情况,并在媒体的帮助下启动了轰轰烈烈的“为了西部娃,捐出一本书”大型活动,总共为西部孩子募捐了十几万册图书和近万元捐款。她们的事迹感动了更多的师大学子。今年7月,福建师大化学与材料学院8名本科生和1名带队老师组成“西部支教实践队”,自费赴漳县的两所希望小学进行支教扶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