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肥12月5日电 近年来,面对职业教育“有学没人上、有人没学上”和社会上“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突出矛盾,安徽省省委、省政府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招生制度和办学模式,逐步在职教领域着手进行重点学校、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三重建设。今年全省中职招生26万多人,增幅达24%,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
2000年是安徽职教的“黑色年”,全省500多所各类职业学校的当年招生规模仅为5万多人,许多学校因此陷入困境。为尽快走出困境,安徽省从战略高度出发强化职业教育工作的号召,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职业教育,省人大、政协专题组织调研,全省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全面建设“大职教”体系的共识和多方协调重视职业教育工作的合力。
针对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不够完备、专业设置长期一贯制、课程教学与需求相脱节等问题,安徽从2001年开始逐步在职教领域着手进行重点学校、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三重建设”。省财政逐年提高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额度,各地切实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先后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4所、省级27所、县级师范职业高中49所,首批评出国颁新标准合格学校272所,10多所高职院校建成国家重点建设示范学校、产学研结合建设基地和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
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实力的同时,安徽把振兴职业教育的“支点”确定在全面创新上,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
为改变职业教育部门、行业、地区管理并存,条块割据,资源浪费严重的状况,安徽省从创新管理体制入手,按照“分级管理、以市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思路,把所有中专学校、地方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全部纳入各市,统筹管理、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平衡布局,既提高了职业教育办学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又避免了无序竞争。
在招生制度方面,安徽省建立了省级教育部门宏观调控、市级统筹协调、县级和学校落实,统分结合、以市为主的中职招生工作机制,通过把普通中专、连同普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招生任务一同分解到市的计划指导,在全国率先推行招生计划限制、年龄和应历届限制、身体条件限制、入学考试限制、招生时间限制的“五放开”,推行了一次报名、一张志愿卡、一次考试、一条龙录取、一份通知的“五个一”工作流程,扩大职业教育招生空间。
安徽省还创新办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产校结合、联合办学多种途径,改变不符合市场要求的办学模式。全省出现了学校与相关企业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区域性校企合作协会等新型合作组织,跨省区和城乡之间、强弱势学校之间等不同形式的联合办学空前活跃,今年全省联合招生数突破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