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和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的“史学遗产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温州召开。共有5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收到论文40余篇。
关于史学遗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是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在这次研讨会上受到与会者高度重视。张广智提出要“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
与会学者对如何认识、继承和发展中国的史学遗产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朱维铮论述了史学史与文化史的关系问题,认为史学史不是孤立的自为系统,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曹守亮重评“十七年史学”,提出重视“十七年史学”的优秀思想遗产和有关史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张剑平指出我们要抱着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进一步研究和继承中国丰厚的史学遗产,以推动中国历史学在新的世纪有一个更大的飞跃;管成学和王兴文着重举证了当代史学的一些重大失误,说明史料考据对史学遗产继承的重要性;易兰分析了兰克史学的遗产及其在对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影响。
史学遗产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及其现代价值也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蔡克骄认为民族精神是浙东史学的一大特色,贯穿浙东史学的整个发展进程,对区域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塑造有着积极意义;钱茂伟从多民族中国史模式设计的理念、多民族中国史模式的体制、多民族中国史模式存在的利弊等方面,对历代多民族中国史的构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张子侠比较分析了分裂时期历史撰述的几种类型,进而讨论古代史家的国家认同问题;俞祖华、赵慧峰则从宏观的史学发展进程中讨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构成以及在当代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